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月的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头戴礼帽,手拄拐杖,胸戴一排勋章的长者.他颤抖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封介绍信,请求我给他查找档案.看着他的装束,我惊奇地接过他递过来的介绍信.  相似文献   

2.
贵州.盛产香烟.在这片沟壑沉浮、溪河如织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因烟瘾过大苦不堪言,经济出现危机.身体受到伤害,而现在,他竟然把这种不良嗜好变成了谋生手段,香烟为他带来了另类商机,他破天荒地当了一名“职业戒烟人”.成立了一家戒烟中心.并在全国第一个拿到了戒烟的执照。  相似文献   

3.
沉默     
梁实秋 《出版参考》2006,(11):14-14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我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地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地翕呷,左右顾盼,意态萧然。  相似文献   

4.
我登报的第一篇是刨根问底挖素材得来的结果。1990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我们单位计量室一位叫韩敏信的师傅,在部队当兵时学了一门修理手表的技术,退伍到地方后,经常给罔志们修表,而且修得好,走得准。听说后,我马上赶到了计量室找老韩采访。由于相互不了解,半天也没谈出名堂。回想以前采访时,就是只了解大概,回去就动笔写,往往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这次一定要尽量多挖点素材。想到这里,我决定人家门找老韩。为了和老韩会“近乎”,我这个从不吸烟的人,还特意到商店买了盒高级香烟,和他边吸边聊。老韩打开了他…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山西档案》2006,(5):56-57
我单位有一些外单位来我单位调研的介绍信。我不知道应该放在哪个问题里,是行政管理类吗?还有外局人员调入本局工作的组织关系介绍信,也请问放在什么问题里?  相似文献   

6.
万凡 《新闻天地》2008,(10):20-21
与潘老的第二次见面,是在湘雅附二医院的眼科病房,得知他眼部需要动一个小小的泪囊支架手术,我去看他。还是头回见到的那般矍铄,而色如初。一见面,他就举起叼着细长香烟的手示意我坐下,他的右鼻孔插了一道氧气管,左手拇指上还夹着一个心电图测试仪的夹板。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12,(28):43
银州区铜钟卫生院秦洪军来我馆查找1994年毕业生分配介绍信存根档案,原来单位主管人事工作的同志,在为其办理核定编制时发现他本人档案中没有毕业分配时介绍,无法按干部办理核编,如果查不到此介绍信,要改为工人籍,他从本单位、卫生局都没有查到,此项工作就要结束了,很着急,最后在原卫生局退休的老同志指点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在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是《捡到一包烟 喜得两千元》。报道开篇点题:某月某日对于来我市以捡破烂为生的胡某来说“真是个‘幸运日’”。因为这天他在某处捡垃圾时,意外发现一包香烟。拆封后,“他赫然发现烟盒里放着的不是香烟,而是一根根卷成香烟状的人民币。100元一根,共计 2000元。”“喜得胡某当即给自己‘放假’,回到暂住处请同乡们吃了一顿。” 最后记者没忘加上一句自己的评论:“胡某得到了不大不小的一笔意外之财,只是不知哪位居民看到这则小消息后要后悔不已了。” 记者绘声绘色的叙述里充满了艳羡之…  相似文献   

9.
1981年仲夏,我从学校毕业,手拿一个被称之为“档案”的纸袋,兴冲冲地去组织部门报到.还未进门就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走进屋里,只见五、六个人围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老妇人正嚎啕大哭,那哭声震颤人的心灵.见我进来有人问找谁,我递上毕业生分配介绍信和纸袋说报到上班.那人接过介绍信和纸袋安排我坐下,随后与另外一位同事走到里面商议.老妇人还在哭泣,我好奇地站起身来问围着她的人,老妇人为什么这么伤心?一位同志告诉我她老伴的档案找到了.我纳闷档案找到了还哭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贾岳 《军事记者》2002,(2):48-48
去年底,我在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是《捡到一包烟喜得两千元》。报道开篇点题:9月1日对于来京以捡破烂为生的胡某来说“真是个‘幸运日’”。因为这天他在某处捡垃圾时,意外发现一包香烟。拆封后,“他赫然发现烟盒里放着的不是香烟,而是一根根卷成香烟状的人民币。一百元一根,共计2000元。”“喜得胡某当即给自己‘放假’,回到暂住处请同乡们吃了一顿。”最后记者没忘加上一句自己的评论:“胡某得到了不大不小的一笔意外之财,只是不知哪位居民看到这则小消息后要后悔不已了。”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只可惜怎么就没砸…  相似文献   

11.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上“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情依旧猜疑与冷漠。  相似文献   

12.
清晨五点钟,生物钟准时将我唤醒。坐在床上,美滋滋地点上香烟,一时之间,斗室里便弥漫着香烟与汗臭混合的气味。  相似文献   

13.
吴强 《云南档案》2011,(6):23-24
<正>2010年重阳节的前夜,大连的一位亲戚问我重阳节准备做什么?我答,重阳登高,明天去爬西山。我是有吸烟陋习的人,每逢在电脑前就会不由自主地点燃一支香烟,在青烟缭绕中开始一天的网虫的工作。但是这一天,当我再次顺手抽出一支香烟时,蓦然想起云南还有一种香烟叫做大重九,那是纪念云南辛亥革命重九起义而创的名牌。  相似文献   

14.
沉默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我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地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地翕呷,左右顾盼,意态萧然.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想不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的那种六朝人的风度,于今之世,尚得见之.  相似文献   

15.
影坛不老松     
那年,北京的天空异常晴朗。才脱下冬装的北京人显得格外精神。正准备去采访陈强的我们竟在北影宿舍院的一株大树下,意外地见到了陈强。他正在一个鞋摊前修鞋。也许因为他在银幕上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几个来北京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将正在修鞋的陈强围个水泄不通。我们的摄影师却借机抢拍到一组精彩的镜头。 陈强接过于洋为我们写的介绍信,穿上已修好的鞋,推着一辆“老爷”自行车,带领我们朝他居住的8号楼走去。 路上我禁不住问他:大树距您家不足1000米,为什么还要骑车呢?  相似文献   

16.
香烟 最早的香烟或纸烟.是在1799年由土耳其的士兵发明的。当时守卫亚克城的土耳其军队受到拿破仑炮兵的攻击,士兵队公用的水烟筒被炮弹击毁。嗜烟如命的土耳其人就用点枪炮的火药纸来卷烟叶。这样就发明了香烟。  相似文献   

17.
别摆臭架子     
架子者,没有平等待人的意识,总想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上之谓也。20世纪80年代,我在西北某县采访,县委书记邀我去看电影,到电影院门口,他嘴里含着一枝香烟,我向他指指门口的墙上写着“院内禁止吸烟,违者罚款一元”。他说:“没事。”含着那根烟进去了,直至抽完。这就是摆架子,别人侧  相似文献   

18.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悄依旧猜疑与冷漠。“我怎么不是专家呢?”我被迫掏出证件给他看:“第一,我是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此次代表中国人才研究会出席新疆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做了学术报告;第二,我是作家;第三,我是光明日报的主任记者。……”  相似文献   

19.
近 日 ,有位朋友送我一盒湖北红安卷烟厂出品的“闯爷”牌香烟 ,并说这是李先念家乡为纪念先念同志取名的高级精品香烟。由此 ,勾起了我对先念同志诸多往事的回忆。湖北红安县是李先念同志的故乡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发祥地 ,听先念同志在世时与人聊天谈到 :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 ,红安县籍的将军有100多位 ,被誉为将军县。但对以香烟纪念先念同志的说法 ,我将信将疑。一来 ,这种说法只是朋友随口而言 ,只能姑妄听之 ;二来 ,据我多年采访活动的见闻 ,先念同志不吸烟、不喝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灰头上脸的邋遢老头,黑乎乎的手向你递上一支检自垃圾堆的皱巴巴劣质香烟,你抽不抽?──回答多半不抽。然而我抽了。那天晚饭后,我偕妻在雅安市青衣江边散步。走到中桥下时,我瞥见桥洞里有个邋遢老头。是乞丐?是疯子?还是落魄之人?为什么栖身桥洞?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桥洞里用3块卵石支个别人用来熬药的砂罐,煮着一块捡来的猪心肺,地上放一个酒瓶,一个酒杯,两个破碗加一双筷子。破席子卷着一团破棉絮,大概那就是睡具了。老人仰起股十分紧张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蹲下身子,和蔼地问他河风吹冷不冷,他答冷。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