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标题党经常遭到各方面的批评,既有来自报纸的火力(如《人民日报》刊文批评标题党是精神污染),又频繁受到普通受众的吐槽. 人们为什么痛恨标题党?一是标题党经常夸大事实、耸人听闻,看标题天雷地火,看内容云淡风轻,比如标题是《李湘在大街上被人强行拖行,有图有真相》,实际内容却是图片上一个人拖着印有李湘代言品牌的宣传纸袋在走路.二是低俗化,看内容阳春白雪,看标题下里巴人,跟把《水浒传》改写为《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一个套路.三是牵强附会,标题与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福建石狮一微信公众号曾发布一篇文章,标题是《昨晚,石狮,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2.
《废都》出版以后,本刊收到多篇批评稿件,但都未发表。因为,当读者中的盲目性被某些人利用了的时候,发表批评文章,如同把清凉之水滴到沸沸的油里,只能使那些原来不想看《废都》的人也产生了好奇之心。 在《废都》热的热头上,我们不发表评论,也因为我们深信广大读者是有着辨别真伪美丑鉴赏能力的不是吗?《废都》热了一阵便冷却了,拜金者得到的不是花环,而是四面楚歌。 读者是不可欺的,读者是不可侮的!读者在来稿中指出,《废都》有两个问题:一是艺术问题,一是道德问题。 艺术问题用艺术的方法去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探讨研究;道德问题,事涉社会生活,无须讨论。为此,本刊编发了一组批评《废都》、批评作者的稿件。 有人说:这不是干涉创作自由了吗? 否,作品一经公开出版了,又不是出给他自己看的,这就不属于作家创作自由的范畴,而是作家的一种社会行为了《废都》受到读者的、书评家的批评,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3.
8月28日,《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幅大照片:一辆小四轮拖拉机满载粮食、皮箱等货物,已高出车厢许多,货物上竟然还坐了三个人!紧挨着驾驶员的背后也坐了一个人。未看标题和文字说明之前,我还以为是一幅批评照片,让那些忽视安全的人曝光;但看标题是《回家》,是反映在大堤上呆了近一个月的灾民返回家园的情景。看到这幅照片,既为灾民能够重返家园而高兴,也为他们的安全担忧;若再发生交通事故,岂不是雪上加霜?摄影者和编者只考虑了一个问题——灾民回家,但将如此严重违反交通法  相似文献   

4.
关注新闻的人隐约感觉,中国的重要官方媒体,正在悄悄变脸。《追问南吕梁山隧道事故瞒报》的批评报道,意外地出现在1月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上;次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又刊登了另一篇批评报道《:武汉赫山无奈"解毒"代价高昂》。与此同时,新华社也刊发多篇深度报道,对山西隧道爆炸事故、新交规"闯黄灯"之争等民众关切的热点事件,进行了追踪和调查。央视的《新闻联播》,也一改往日的稳重平和,增加了监督性报道的数量。一位网友在1月12日的微博里说:很久没看《新闻联播》了,今天看了感觉变化挺大,没有一条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为了加强报纸批评,辽宁日报在一版新开辟了《警钟》及《警钟回响》专栏,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是十分宝贵的。其一,贵在体现了报纸批评的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党报辟专栏刊登批评报道及报道后的反应,使报纸批评做到经常化,这不仅提高了报纸的战斗力,而且群众对报纸也会更加信赖。其二,贵在体现了批评的严肃性。有错必纠,知错即改,这是党的纪律要求。报纸设了这样两个栏目,就避免了批评走过场,体现了党报批评的严肃性。如《警钟》专栏在5月4日以《个人办喜事,为何用公车?》为题,批评了抚顺  相似文献   

6.
作家签名本     
绀弩的《血书》绀弩同志的杂文集《血书》,一九四九年八月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印行三千册。这是作者的一本自选集,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所写的部分杂文。书分两辑,上辑为“礼貌篇”,下辑为“血书”。前者是对某些论家的似乎并不礼貌的批评。当然,其中也有朋友之间的议论。如宋云彬先生写了一篇《从礼貌说起》,笼统地批评青年对前辈应讲礼貌,而绀弩看得更加深刻、全面。两人都是《野草》的编辑人,私谊甚深,但是战友之间也应该有批评,这种风气于今淡然,不禁令人怀恋。下辑里有一篇《打倒爸爸》,是从作者一  相似文献   

7.
据《羊城晚报》报道,何龙在《批评过敏与批评过度》一文中说,文艺界近几年批评之声嘹亮,反映了这一领域的民主“聋哑病”正在得到有效治疗。敢于批评名人,表现了人们对盲目崇拜的反省心理和对公众人物的监督意识。然而在一片骂声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借骂而傍名人、以骂来招耳目的心态。语言学家王力早在40年代就在《骂人和挨骂》一文中写道:“正像人们喜欢看打  相似文献   

8.
财经报纸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一个叫王冉的人,在新浪上写了篇博客《为什么中文财经报道反而看不明白》,引起诸多讨论。王冉批评说:财经报纸每天都看,所以经常看到一些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财经报道……最后告诉我们的记者朋友,只要你们把功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月16日《新疆日报》三版头题刊登了本台记者梁松采写的一篇通讯。这篇通讯报道了3月4日一辆汽车在乌伊公路上遭遇车祸,酿成两人死亡、四人重伤的惨剧后,乘车路过现场的石河子市供销社土产公司四名领导干部下车看了看,却丢下伤员驱车而去。记者批评了这种见死不救的错误行为。见死不救的既成事实已经令人气愤,更使人难以容忍的是,见死不救者竟采取种种卑劣手段,阻挠批评报道的发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司法机关受理记者以批评报道要挟取财的案件日趋增多,且不少记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影响了新闻队伍的形象。在此,笔者拟对该行为定性的问题作相关探讨。 一、当前司法机关对该行为的处理分歧 综观全国司法机关的案例,目前,对该类行为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认为该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如《西北信息报》原汉  相似文献   

11.
抓改革的“热”点,触及批评这个“难”点,无疑难度大,且有风险。去年,我写了一篇批评报道《安平县医院医德何在》,报道了一位喝农药中毒的农妇20分钟后送往安平县医院,因为该院医疗设备失修、值班医生看闲书等一系列失职行为而贻误了抢救时机,使一个有救的患者命丧黄泉(详见9月10日河北工人报一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朱少强同志对笔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论争可以休矣!》一文的批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元月9日,工人日报发了一篇“随感录”:《到底谁“恶心”!》批评了有个小报记者大模大样闯进北京一家皮鞋厂,连找几位领导,要买双便宜皮鞋。声言“弄好了给你贴贴金,弄不好让你恶心恶心”。文章指出,这种丑恶行为,才实在令人恶心。笔者读了,深有同感。类似的事例,笔者也时有所闻。  相似文献   

14.
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宗旨的《新民晚报》,日发行逾百万份,广告跨入中国报业前10名。这家报纸经过长久的市场培育与积累,已构建起了庞大的习惯性市场:下班后买份《新民晚报》,路上看回家看,已成为许多上海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为己任的《广州日报》,发行量超百万份,一年广告收入十几亿元。更可喜的是,它培养了广州人边喝早茶、边看《广州日报》的习惯。这真是可赞的“习惯”!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就是说,养成一种习惯之后,就产生一种不易改变的自然而然的力量。一个灯下看晚报的习惯,占领了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报业竞争激烈,同城报业竞争更是进入白刃化。但是在澳门,任何媒体都难以撼动《澳门日报》的强悍地位。笔者曾在澳门几个报摊前分别驻足半小时,发现差不多在5个买报纸的人中,就有3人买《澳门日报》。笔者上前询问一位中年男性:“您为什么买《澳门日报》?”他像看外星人似的看看我说:“我是澳门人哎,当然要看《澳门日报》!”  相似文献   

16.
胡广清  郭红 《新闻前哨》2003,(10):50-50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取批评报道的“点子”,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是否围绕当时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是否涉及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焦点访谈》处理得较好。如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整治农村生产资料市场,连续播发了《复杂的复合肥》、《劣种怎到农民手》、《政策肥肥了谁?》三期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戴元初 《视听界》2011,(5):115-115
近些日子,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执导的《海洋》在各地上映,看了的朋友大都说好,有赞叹自然之神奇者,有感慨人类之残暴者,也有沉醉于电影音乐者,当然也有批评其没有主线,近乎央视《动物世界》节目者。然而,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一部纪录片引起了这么多人关注,并不多见,相信有很多中国纪录片拍摄者对此会很艳羡。  相似文献   

18.
采访与跑官     
李贵鲜在安徽任省委书记的时候,曾严肃批评某些人“要官”的不光彩的行为。《人民日报》披露此一新闻后,“要官”者无地自容。最近,又冒出了一个“跑官”现象。报端又披露了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批评某些人“跑官”的丑闻。“跑官”者东奔西跑,不惜一切打关节,不择手段捞一顶“乌纱帽”。  相似文献   

19.
新闻观察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花谢旧金山》因其中的不当文字招来读者的批评,媒体人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请看深圳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刘绩辉的《一篇报道何以引来批评如潮》。  相似文献   

20.
《新闻调查》记者柴静在一次节目中,谈到了在《双城的故事》那期节目中,她有一个抚摸当事人,一个小男孩头部的动作。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很多业内专家和学者的批评,他们普遍认为记者不应该在镜头前出现表达自己主观情绪的动作,这肯定会影响记者的公正客观形象。在电视新闻界,这似乎成了一条金科玉律,如果有记者违背了这条定律,就肯定会受到批评和质疑。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记者表达主观情绪的行为都应该批评,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应该提倡这种行为。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