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莫斯科开往远东的列车上,一位男子倚窗而坐,凝神的目光望着窗外西伯利亚的茫茫原野.在他略显压抑而疲惫的神情下,心中翻卷着好似万马奔腾般的思绪.上海、莫斯科……莫斯科、上海……这两座城市,不断交替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思绪如无际的海洋,时而激浪翻卷,时而平缓如涌……  相似文献   

2.
脑海里总有一条声音的河流在奔涌,时而昂扬激越,时而舒缓平静,时而水流潺潺,时而惊涛骇浪……这河流伴着我们走过了一个甲子的风雨沧桑,带我们来到瑰丽辉煌的今天,来到这庄严炫彩的60华诞,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伟大事业的崇敬和对前辈们的无限敬仰。  相似文献   

3.
我的妈妈是一名音乐教师。每天我们家的屋子里都飘荡着妈妈的歌声。早晨,妈妈一边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边做饭;中午,妈妈利用休息的时间教我和姐姐唱歌;晚上,妈妈拍打着我,轻轻地哼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哄我入睡。妈妈爱唱歌,更爱自己的学生。课堂上,妈妈一边熟练弹着风琴,一边随着琴声教我们唱歌。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时而看着琴谱,时而深情地注视着学生,谁唱得不好,妈妈就停下弹琴的手,给他讲歌词表达的意思,教学生唱出感情来。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名男生,非常调皮,把《国歌》中的歌词:“把我…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卷卷档案,打开回忆的闸门,/我想啊,想的很远、很远,/一直到青铜、石刻、绳结档案……/豁然,我沸腾的心海呀,/渐渐地、渐渐地升起一个火红的信念:/这世界、这宇宙、这无限的空间,/每分每秒啊,都在不停地--变!变!变!  相似文献   

5.
几乎在每个深夜,北京军区某师机关大楼的办公室都相继灭掉灯光时,唯独三楼报道组的办公室却一灯独放。这似乎永不疲倦的灯光透过窗户,渗入夜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束灯光下,一名少尉军官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若有所思。偶尔抬头之间,可以发现他的目光灼灼,毫无倦意。良久,他扔掉手中笔,站在窗前,眼光滑向窗外。突然,在街巷路灯下,一名行色匆匆的过客闯入他的视线。不知为何,这名步伐矫健有力的行人仿佛让他想起了自己……1990年3月,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一位名叫杨川的重庆青年步入军营。大概是秀丽的巴山蜀水熏陶了他的…  相似文献   

6.
玫瑰花飘香的一个夜晚,我们两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怀着仰慕和敬畏的心情叩响了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的家门。作为新闻战线的新兵,我们迫切地想得到这位老前辈的指点和教诲。“就当和一个老记者聊天吧”,穆老和蔼的一句话消除了我俩的拘束和紧张。象小学生一样,我们向他倾诉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问题。穆老耐心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开心地笑起来。接着,他亲切地谈起数十年新闻生涯中的切身感受。我们仿佛被带进了一个深远的天地,看到了一个坚毅而勤奋的记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建设和变革中的农村,在世界各地不懈地奔波、采撷、耕耘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4,(8):4-7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表达的是邓小平同志发自肺腑的真情,今天依然清晰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耳边,成为时代的强音。邓小平同志以他将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在纪念他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让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了解他那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纪希晨同志在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记者生涯时,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诗。在去年盛夏的一天,在纪希晨同志的办公室里,我们亲切地交谈着。他两鬓白发,瘦高身材,戴着一付近视眼镜。他思维敏捷,讲话注意修辞,神态安详,风度潇洒。这位花甲之年的老记者平易近人,待人热情,使我们初见面时的拘谨很快就消失了。我们请他谈谈他的记者生涯中难忘的生活片断和体会,他跟我们谈了整整两天。  相似文献   

9.
北雁 《云南档案》2011,(10):60-60
<正>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的罗平县是一个美景横生的山水宝地。盛夏时节,走访一次回来,至今依旧难忘鲁布革三峡峭壁林立、清幽险峻的美丽意境。大巴车队在一座座山岭组成的峰林间回旋,时而攀至山顶,时而跌到谷底,沿路包合在那一色能掐得出水的绿色之中的梯田、林木,常常会不经意撞入眼帘又很快掠去的村庄,让人无比地悦目赏  相似文献   

10.
面对媒体,身负重伤的他,动情地讲述着因见义勇为被歹徒砍伤的故事。当全国众多媒体和网络在一遍又一遍传播他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之时,当他所在的学校正考虑发动学生为他捐款疗伤之时,当读者和观众为他的事迹而感动之时……我们却发现这竟是一个弥天大谎。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个谎言的导演者是一个仅15岁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时代气象万千多姿多采,我们的祖国丰富、生动而又神奇。面对着这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我们广播剧艺术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向广大听众展现广播剧这一声音艺术的无穷魁力,敏锐地、鲜明地、深刻地反映这个伟大时代。我们长期植根于北疆黑土地上,不懈地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悲壮的命运历程30多年前,中国人就知道在松辽平原上,在新兴的石油城大庆有了个王进喜——王铁人。他那“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迈气概影响厂几代人。铁人的艰苦创业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相似文献   

12.
请重复常识     
一块长方形的冰地上,两拨头戴“篓子”的人在快速滑行中好像力图把一枚球形物投入对方的球门。浑身包裹严实,履冰如行平地,队员时而在碰撞中弹开,时而堆成一团,看似笨重,却又轻盈,摸爬滚打,花样迭出……,好像那叫冰球,一种有趣的游戏。但我一直看不懂。如何算赢?咋的是输?怎样算是犯规?解说员时断时续地介绍着比赛的情况,某一方在进攻,某方队员得分了……我耐着性子看电视传播,等待着解说员告诉我基本的规则,但总是在失望中更换频道──因为不懂游戏规则,看起来是毫无趣味的。 我相信每一项运动都希望有更多的爱好者,但…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34):21-21
请你用南瓜与梦这两样东西来编织情节,以下哪种更接近你的设想?A、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南瓜;B、梦见自己正在做南瓜料理;C、梦见自己在种南瓜;D、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只南瓜做了一个梦……  相似文献   

14.
好人傅彪     
倪虹 《新闻世界》2005,(9):51-53
他是一位所有人都说好,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努力做好;他从来不耍大牌,他总是笑眯眯的,尽量提携那些新人;他总是竭尽全力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只要他能做到;他努力地让别人高兴着……在今天,我忽然很希望那些古老的神鬼传说都是真的……希望傅彪老师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微笑……  相似文献   

15.
杰里米·里夫金是在我早期阅读史上留下过深刻印记的一位当代作者.事实上,我一看到他的名字,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那土黄色的封面和暗淡粗糙的书页.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前引发的观念冲击波似乎仍在让我战栗!正因为如此,2012年盛夏,我顺从别人的推荐,买了本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打算有闲时翻一翻,尽管这本书的主题与我当下的研究和阅读兴趣已经相去很远了.不料,我的这一举动在朋友中间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议论.  相似文献   

16.
访阿拉法特     
“为什么必须是新闻记者,我才会见中国人呢?”——我们几个新华社记者刚跨进那间映照着柔和的黄色灯光的办公室,一阵亲切的声浪迎面扑来,立刻把我们同主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定睛一看,这位正伸出手臂来欢迎我们的,正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脸上一抹络腮胡子。他仍然着一身黄色卡其布军装,头上戴着军帽,腰间挂一支从不离身的手枪。他的胡子可是白多了,眼睛在脸上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军装上衣的肩缝也明显地耷拉下来。我不禁关切地说:“阿拉法特主席,你好象消瘦多了。”他毫不在意,十分友好地朝我笑了笑,让我们围在他的办公桌前面坐下。  相似文献   

17.
我家有一张很大很大的照片,那就是我爸爸和妈妈在暑假里的新照。 看,我妈妈多漂亮啊!浓浓的眉毛又黑又长,弯弯的像月牙,粉红色的脸,红红的嘴唇,挽着高高的发譬,穿着纯白色的婚纱,她坐在椅子上,面带微笑,显得是那样安详。再看看爸爸,身穿合体的白色西眼,系着鲜红的领带,他握着妈妈的手,紧挨着妈妈站着,睑上流露出满足的微笑。每当我看到这幅照片,就会想起照相那一天的情景。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照相馆。爸爸和妈妈开始化妆了。我呢?当时高兴得东跑跑、西跳跳,时而帮着妈妈拿胭脂盒,时而帮着爸爸系领带,时而回答他们提…  相似文献   

18.
开拓新路做儒商──访北京海达精密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希平本刊记者刘青正值盛夏,闷热难耐,屋里还没安装上电扇和空调。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走进来的王所长,顺手拿起一把小扇子,一边扇着,一边坐下来开始了他的谈话。“我认为,我们的研究所要真正走向社会,最主要的一...  相似文献   

19.
张林初 《出版参考》2010,(10):41-41
许多拜访过严文井的人.都在文章里描写他和他养的猫。其中最为传神的文字如下: “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严文井.衣襟上有着明显的油渍.肩上散落着头皮屑。一只黑花猫不停地在我们俩周围踱来踱去,在他身上爬上爬下。他任凭这只猫不断地在身上腻.偶尔耐心和它说两句话……就像猫是他溺爱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可敬的社会考察者恩格斯,刚满十八岁,就开始以生动、犀利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他家乡的面貌了:“……这条狭窄的河流,时而徐徐向前蠕动,时而泛起它那红色的波浪,急速地奔过烟雾弥漫的工厂建筑和棉纱遍布的漂白工厂。然而它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也不是源于人们为道德败坏而感到的羞愧(虽然这确实有足够的根据),而只是流自许多使用红色染料的染坊……”这就是恩格斯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通讯报告——《乌培河谷来信》(在这之前有诗歌)。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