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说起抓新闻,不同的人.方法不一样。有的人热衷于跑会.希望从会上抓新闻:有的人爱跑政府机关.善于从机关的信息中找新闻。我是一名以跑农村为主的记者.在20多年跑农村的过程中.我对农家院产生了感情.热衷于从农家院里找新闻。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家院里新闻多。  相似文献   

2.
荣浪 《出版参考》2007,(4):49-50
我来到内蒙古多伦的时候.正是炎夏天气。 不巧会馆正重新修缮.馆内一片狼藉.人家谢绝了我的请求.拍摄工作进行得极为艰难.我只好先从收集资料入手。每当夜深人静,星月高悬的时候.我才支起三脚架开始拍摄。  相似文献   

3.
韩南教授     
韩南(Patrick anan)教授是我在哈佛大学的同事.也是美国汉学界我最敬仰的学者。他的本行是古典小说.而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本来该是“隔行如隔山”.然而我和他的学术关系却特别密切.最近这两年在哈佛.甚至每隔一两个礼拜必聚会一次。共进午餐.我藉此也向他请教学问。去年(2002年)秋季,我开了一门晚清翻译小说的研究生讨论课。他竞主动前来旁听.于是我邀他主持几场讨论:从林琴南的《茶花女》到《茄茵小传》,从《昕夕闲谈》到福尔摩斯,他如数家珍.而且逐字逐句地推敲对照.使我这个粗枝大叶见林不见树的“学者”不胜汗颜.  相似文献   

4.
有关我的家庭档案的故事.是从我和我女儿之间的书信来往说起的。我结婚较晚.生她也晚.我是在32岁的时候才生的她.所以当她是掌上明珠.加上当时家庭的条件不错。从小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她.从一小会说话的时候就教她唐诗啊、英语啊(因为孩子的爸爸是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5.
我不懂收藏.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我手中溜走.有时会感觉非常遗憾。但有一片小纸我至今珍藏.它就是11年前上海新民晚报《漫画世界》转寄给我的一张汇款单复印件。我之所以把这张不起眼的小纸保留至今.是因为它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问我写评论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回答从没变过.我说.最重要的就是“言之有物”。这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是相当地难。言之有物,是我对新闻评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基本要求.算是个底线要求吧.  相似文献   

7.
当我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时.从当初的一个艺术学校的小舞者.到京剧院的门徒.再到影视演员.直到现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似乎我的一生要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是艺术.让我品尝到人生的丰富:让我深切体味到人生的百况。在其中.当节目主持人的经历.让我时而为之倾心,时而为之神伤,时而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初中时,我受老师的影响喜欢上了古典文学.直到参加工作以后。床头的一本《唐诗三百首》已被我翻烂了.像背外文单词,我逐篇背诵,反复咀嚼,静心玩味。我喜欢南唐二主的词.尤其喜爱“虽蓬头垢面不掩天姿国色”的李煜的词。那时对李后主之词能倒背如流,从词句感受到的美.浸透了我的全身心。那时.正是我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9.
我与侯宝林     
方成 《档案天地》2007,(3):58-58
1966年夏天.“文革”刚刚开始不久.我从自己所在的人民日报社走出来.刚出门口就遇见了侯宝林。他急匆匆地拉着我.走进旁边一条名叫霞公府的小胡同里,悄声地问我.我也低声地问他。他说,他的徒弟已经给他贴“大字报”了。才说了几句,就慌忙分开,生怕别人瞧见.  相似文献   

10.
我第一次去内蒙是1994年8月.是参加国家档案局办的一个培训班。当初没计算好行程.就从兰州直达北京.绕道转车到呼和浩特.因此.报到晚了一天。出了车站.就急着向行人打问报到地点内蒙工学院怎么走。一位中年男子给我指了路。打量了一下我.说“你是赤峰来的吧?”我明明是从西北来的。怎么会是赤峰的。当时.我还不知道赤峰是内蒙的一个市。  相似文献   

11.
罗雪萍 《大观周刊》2013,(3):198-198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站在三尺讲台执教的一线教师.在这一轮课改中.我切实感受到了我与学生都在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在这些微妙的变化当中,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创设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掌握教材的重点知识呢?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 《档案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很幸运地来到部队.又在部队里面长大成人。1957年,我们从朝鲜回到国内,那个时候八一厂要拍电影,到我们部队去找演员。那次他们给我拍了一些照片.我试了一遍戏后他们就走了。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偶然的插曲。我也没在意这个事。这之前我和电影的经历就是看过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8,(5):1
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父亲的名声及对他的追忆.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我的母亲,我濡染了虔诚、仁爱和不仅戒除恶行,甚而戒除恶念的品质,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搞了20年评论。1980年,中央电台成立评论组我是组长.后来变成评论部.我是主任,到2000年退休整好20年。台里要求每个评论员每个月至少写3篇.有时候还超额,20年算下来,我写了700多篇.同时对评论做了一些研究。下面我从创优的角度讲讲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曾在《出版视野》上发表过20篇“读书偶得”。从2008年第5期开始,我未再续写。最近几个月.连续收到一些同行和朋友的信息和电话,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四川省出版界的老前辈。革命老人袁明阮生前于2007年2月6日.也就是他92岁高龄时.病重期间.借助高倍放大镜给我写了长达7页的信.给予我极大的鼓励,让我十分感动,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我知道我很冲动! 互联网的滚滚热潮让本就缺乏方向感的我更加晕头转向。晕过之后,在不懈的努力之下,我终于把削尖了的脑袋插入了一家准备老树开新花的.COM公司. 我来到了.COM公司!我兴奋得难眠,我激动得吐血,我发誓要将自己贡献给互联网,当然也要从互联网中掘出  相似文献   

17.
1963年左右.胡乔木赋闲养病.从杭州来到上海.经常到福州路旧书店淘书。我们很欢迎他。1990年4月9日胡乔木曾回复我一封关于左翼文学的征询.他在信末说:“当年的小孔对我是很熟悉和亲切的”.就是讲这段时间里我接待他前来看书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芦荻:我是1975年5月29日进中南海为毛泽东读书,9月28日离开.在主席身边工作了整整4个月.从接触中我了解到.毛泽东酷爱历史典籍。他的博学多才.思想根基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也就是“国学”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如此贯通、娴熟,他是第一位。他一生沉湎其中.从历史文化中思考过许多为国为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最早为一家杂志社从事设计的时候.我还得用手工去拼合胶片以备印刷。我发现做多色的胶印工艺并不复杂用胶片拼贴组合的方式设计招贴使人自始至终放松。我可以在复杂的制作工艺中保持头脑清醒。随着技术问题的一步步出现我又得去一个个地解决。也许我无法再用同样方式重新构想已完成的作品。很多人以为我的作品是用电脑完成的我喜欢这种原始手法.因为从创作伊始到结束的差别并不大。用这种手法.我寻找自己的路子.找到自己的感觉并有效工作.我喜欢这种自始至终的工作.一开始并不能看到什么效果.只是寻找理性的气氛。在不断做标记中…  相似文献   

20.
庞江峰 《大观周刊》2011,(51):150-150
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经常挖空心思找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画面以及素材等。我总觉得这样,有时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比我们知道得多些而已。老师——这个神圣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会因此受到玷污。因此我总想摆脱困境.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教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时,我从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