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行为:人民(包括新闻媒介)随时对政府机构及其领导人的活动进行了解和评论(批评、赞扬或提出建议)。狭义的舆论监督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于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使其修正错误。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依据,通常可追溯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马列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马克思曾写道:“唯一有效的监督──报纸。”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就宣布:“我们愿意让政府时时受到本国舆论的监督。”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同黄炎培先生谈话时说,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否定性事物才可能成为媒体监督的对象。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说: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我党的利益就是人民大众的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所以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服务。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对政府机关、公共机关、党派团体等的活动和社会中的某些不良现象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而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任重而道远。党和国家赋予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社会责任。对社会不良现象关注;对权力腐败和滥用职权现象的揭露;对政府工作建言献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必须承认"深喉"在公民舆论监督中的特殊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权利一种延伸。"深喉"与新闻记者;公民舆论监督权和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是一种特殊的监督模式。本文从法治新闻的角度,深度论证"深喉"的法律地位和"主权在民","以权利制约权力"分权制衡的法律关系;旨在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廉政建设,即人民有权监督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需要受到民众的监督,公民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为,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必须注意它的党性,建设性和合法性,舆论监督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所谓它的党性,就是必须找一个立足点.“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而不是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也不是站在党和政府对立面,进行所谓的“监督”.凡是政府应当做、已答应做并已做到的事情,应及时予以报道,这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鲁兰洲 《新闻实践》2005,(12):16-17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环节。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事务的监督。这种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条件下,舆论监督在揭露腐败、违法犯罪和社会不良现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舆论?什么是舆论监督? 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是利益相同、认识相近的相当数量的人的议论或意见。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道义的、精神的力量。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社会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与考虑,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职能,更是宪法赋予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力和参政议政的途径。准确及时的监督,可以抑恶扬善,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推进民主文明建设,构建中国和谐社会。舆论监督不但已是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共同话语,而且正在成为执政者实施“善治”之道的工具。1998年10月,朱镕基同志在视察《焦点访谈》时亲笔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民众也冠之以“焦青天”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是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舆论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通过舆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得力助手。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如同一面透视镜,可以映照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和丑恶现象,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通过政府行为、法律行为以及道德规范,疗治社会弊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然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当前由于舆论监督逾越法律界限,引发诸多新闻侵权诉讼,影响了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和监督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安全的舆论监督机制,新闻舆论要巧妙地利用法律规则,避免在舆论报道中违法损害他人利益。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体,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新闻舆论监督属于舆论监督的狭义概念。即指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对社会生存环境的监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责。近几年,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积极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审慎稳妥地开展舆论监督,为加强我们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推动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目前舆论监督的力度和深度还与党、政府和人民的要求有不小的差距,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舆论监督尚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在提高监督质量和讲求社会宣传效果上下工夫,以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目前…  相似文献   

13.
程军祥  刘虹 《新闻知识》2001,(Z1):12-13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中央电视台写下四句话赠给《焦点访谈》栏目的编辑记者们:“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并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支持舆论监督,这是对舆论监督的鼓励和有力支持,引起了新闻界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新重视。 所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政府、社团和机关部门中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社会监督活动。它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转的作用。现在舆论监督的内容已经涉及与人民生活有…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有人称舆论监督是当今我国社会生活中除党务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追求的应当.是一种决策民主、施政高效、官员廉洁、政治开明、法制健全、社会稳定的政治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就其现实性和操作性而言。民主的意义就是人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而媒介的舆论监督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成为政府和公民之间联系和对话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张德宽 《传媒》2000,(10):31-32
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对政党、政府在实施公务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依据法律与道德标准,通过一定传播渠道实行的监督。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当前,如何树立科学的舆论监督观,正确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确立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我们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舆论监督是社会的"减震器"、"解压阀"。在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舆论监督就是防止权力失去监督走向腐败;揭露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和弊端;揭示相关环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和治理的意见与建议,有利于社会机体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舆论监督不仅是新闻媒介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记者的一项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说:“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记者的工作,一头系着党,一头系着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党和群众认可的报道,新闻舆论监督才有威力。”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省委宣传部就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应当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这两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热情支持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我省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很大进步,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但是,广大干部群众对舆论监督存在的错位、越位、失位现象和监督失度、失当等突出问题,反映也比较强烈,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批评。当前,舆论监督一要加强,二要改进,三要正确。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是舆论监督的具体实施者,开展舆论监督必须要解决好监督目的、监督选题、监督时机、监督艺术、监督效果等等基本问题。一是监督的目的要明确。舆论监督只是手段,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才是目的。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要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二是监督的对象要选准。首先要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而不能停留于抓那些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其次,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的问题,那些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克服个例报道容易出现的就事论事的不足,提高从全局上把握舆论导向的能...  相似文献   

20.
赵浩嵩 《视听界》2012,(5):92-9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