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这几年来,许多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编排结构有所改革,板块式、杂志型的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涌现,这也使新闻节目中穿插广告的形式有了很大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节目中穿插广告,为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这一形式在我国出现不久,在运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忽视。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穿插广告不是一件新鲜事。本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改革和兴盛时期,电视事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电视台千方百计改善自己的节目,以提高收视率,电视新闻节目自然是重要的改革内容。1961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洛杉矶KNXT电视台创办了一个长达45分钟的《大型新闻》节目。这档节目取消了以往音乐在新闻节目中的陪衬作用,整个节目由一位主持人串联,被称为“杂志型”新闻节目。这种新闻节目的诞生带来了一个很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激烈竞争和丰富多彩,电视新闻主持人式的节目和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新闻节目成功与节目的主持人息息相关。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等不仅是全国观众议论和信任的焦点,同时也是电视新闻界成功的标志。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给广大观众带来清新、多样、魅力的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工作者带来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收视要求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传统的播音业务在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面前显得有些单调.受众需要具有时代感、时尚感、亲和力的新闻播音方式。在播音员的业务要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呼声中.电视新闻的播音形式在传统播讲式基础上出现了主持式。1993年,央视推出了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东方时空》,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标志国内电视新闻节目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新闻主持人阶段。全国掀起了新闻主持人节目的热潮,一大批播音员和记者编辑成为社会类、民生类、法制类、调查类等新闻节目的主持者。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评论是当今公认的重要报道形式,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这类新闻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赢得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主持人的表现。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求有超强的节目整体意识和驾驭节目的能力,有较高的政治判断力和透析力,对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正确并积极引导观众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而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具体是指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也是公众自由讨论的平台.这种新闻节目的传播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同时又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提出提升此类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我国电视屏幕上崭露头角。由先前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冷面灌输”变为讲究传播策略并具有审美意义的新闻主持人方式,这是电视新闻在改革中迈出的可喜的一步,也是中国电视新闻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可贵的一步。如中央台的《观察与思考》、山西台的《记者新观察》,福建台的《新闻半小时》,上海台的《新闻透视》等,都以其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完整深刻而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类高层次的电视新闻节目还不多见,不是各  相似文献   

7.
杂志型新闻节目最早出现在美国。1952年美国广播公司(NBC)副总经理韦弗为摆脱广告商对新闻节目的控制,提出创办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的设想。目前美国的几大商业电视网都有自己的名牌杂志型新闻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稳定在高位。与电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起步较晚。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新闻杂志节目《新闻透视》。1988年1月,福建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半小时》。此后,国内诞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1993年5月,央  相似文献   

8.
在诸多的电视节目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新闻。新闻节目是电视的支柱、脊梁,电视因为有新闻节目而提高了它的地位和声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观众分布于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各地观众都希望有本地新闻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又包括全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观众,又都希望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本民族的形象。对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节目,观众也有同样的愿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观众的这些正当愿望,说明电视新闻应该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在我们这个有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电视新闻中充分表现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对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不再是要求字正腔圆,反而以独特的个性、富有魅力的语言等特点而著称.本文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样本,从这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多样化"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经过1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成果。但是,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突破口的新闻改革,在主持人的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还是“姗姗来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很不相适应。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呼唤着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的发展呼唤着电视新闻界不拘一格降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立台,一直是电视台追求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但事实上这些年电视新闻做得并不轻松,缺憾不少,譬如主持人播报呆板乏味。题材选择琐碎庸俗、节目形式雷同单一等,加上资讯渠道多样性的凸现,使得电视新闻观众走失了不少。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新闻改革已在不少电视台初见成效。新闻节目开始变得好看耐嚼。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从内容到形式,它们以鲜明的个性,赢得了电视受众的喜爱,也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郭威 《新闻传播》2009,(12):121-121
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使电视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工具,电视新闻节目具有覆盖面广、受众量大的特点.而电视新闻主持人无疑处于电视新闻节目的中心与焦点,随着社会转型和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时期新闻主持人的地位与作用值得重新检视。毫不夸张地说,新闻主持人就是新闻之锚,在新闻节目中起着主导地位。本文试图从人性化的角度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过1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成果。但是,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突破口的新闻改革,在主持人的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还是“姗姗来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很不相适应。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呼唤着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的发展呼唤着电视新闻界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大力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遵循电视新闻媒介自身特点的需要。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人格化、口语化的大众传播。电视人格化传播强调的是具体活生生的个人而不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于1997年第3、4期连续刊发黄匡宇先生的文章《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拒绝主持人——电视新闻节目插音角色研究》(以下简称黄文),提出新闻节目没有也不能有主持人的观点。笔者的看法恰好相反:新闻节目要有主持人。一、新闻节目主持人当系新闻主播的别称黄文认为,“主持人”是电视新闻节目中子虚乌有的角色,“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个角色(或称谓)是行业内一些人的意念产物。其理由之一是,在海外电视界根本没有“新闻节目主持人”一说,有的只是主播、新闻主播、新闻报道员等体现“播音”特点的同义、近义的称谓。殊不…  相似文献   

15.
林燕冰 《新闻记者》2003,(10):48-49
电视新闻的播音主界面,是指在新闻节目开始或新闻之间的电视画面,主要由播音员、电视台徽或该新闻节目的名称、一般性字幕、图片、新闻画面等画面符号组成。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主界面是与观众见面的第一个画面,不但是观众印象最深刻的电视新闻画面之一,还起着连接每条新闻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少电视台尝试在播音主界面上增加信息的传播量,以在播音主界面一出现瞬间就能把观众的视线吸引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以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为主的新闻节目载体。在整个节目的主持过程当中,主持人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特色与沟通技巧融入广大人民群众,贴近观众的生活,走进观众的心里,这其中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平民化和亲和力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李菁 《传媒》2016,(13):91-93
不同于其他节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对主持人角色定位、语言风格、个性形象等都有着全新要求,《新闻现场》栏目具有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板块化编排、多媒体联动等特色,栏目主持人在团队、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在主持群打造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本文以《新闻现场》栏目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群的打造艺术,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据悉,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8年厂半年开始对新闻节目战略进行大调整。根据新战略,BBC的电视新闻节目将大大加强“亲和力”与呗占近性”,以“观众熟悉的面孔”出现,提供“质量更好的新闻”。各新闻节目将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满足各种各样的观众需求。例如,《六点新闻》和《一点新闻》将不再报道世界财经新闻,因为“这两个时段的观众不关心或是不懂得这方面的事”。这两次节目将以播报文化、艺术、商业和休闲信息为主。在《六点新闻》中记者们还将以“家庭”形式出现,并更多地报道地区性新闻。国际新闻和那些“较难理解…  相似文献   

19.
孙慧 《新闻实践》2014,(6):99-100
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4年《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向成熟。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形式多样,有电视述评结合型,如《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深一度》;谈话类评论型,如《郎眼财经》、《锵锵三人行》、《今日谈》;主持人评论型,如《新闻周刊》、《有报天天读》、《新闻深呼吸》等多种形式。这些评论节目各具特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它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20.
李效文 《现代传播》2001,(6):137-138
“修辞模式”是电视叙事形式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模式,它源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播播音。更准确地说,它得益于“点对点”的传播科技──电话与电报的出现。1951年,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爱德华·默罗在由其所创办的电视节目《现在请看》中率先使用了这一叙事形式。它的出现不但充分展现了电视新闻现场性的迷人魅力,而且也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化报道模式,为新闻传搐实现进一步的平和、平衡与平实奠定了基础。在各国电视的新闻节目、综艺节目、脱口秀、科教节目、体育竞技节目以及诸多的商业广告一公益广告中,这种叙事形式屡见不鲜。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