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是我国档案馆在今天信息时代的重要服务方向,而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可为我国档案馆开展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建设提供参考。该模式基于对数字档案信息用户需求、用户行为的分析,对数字档案信息用户进行分类及构建数字档案信息用户模型,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建设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及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运用这些平台针对这些不同用户的数字档案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科技档案信息服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永恒话题,科技档案部门只有为用户准确、快速地提供本领域内最权威信息服务,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科技档案部门必须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档案用户需求及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和规律,构建科技档案信息服务新体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需求的多层次化、多样化科研院所的档案信息服务用户主要是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研究生、新来大学生、管理人员等。用户对档案、文件的需求因个人的科研范围、职位(务)需求、知识结构、学习特点、关注重点、使用信息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差异,表现出不同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与普通认知相关的一次档案信息需求,以及以进行知  相似文献   

3.
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和服务方式是档案网站在分众传播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提出档案网站分众信息服务概念、特点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NARA分众信息服务的建设现状,从细分用户类型、构建用户需求模型、丰富和整合个性化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档案网站分众信息服务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华  刘柳 《山东档案》2013,(2):36-39
档案用户是档案信息及其服务的使用者,作为档案信息开发服务的对象,档案信息用户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档案用户的基本状况和需求不仅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方式和信息服务的内容,而且决定了档案信息开发服务工作的机制和模式。高校档案信息利用者及其需求状况直接决定着高校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服务的方式内容,决定着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充分挖掘发现用户的偏好、特征、需求等全貌信息有助于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而嵌入用户画像能精准捕捉用户信息、科学预测信息需求,为档案馆开展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方向。文章梳理了当前档案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对用户画像视域下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价值进行了充分的阐释,结合档案用户画像特征,分析了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运行逻辑,并提出了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优化路径,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需求,实现高质量、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有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档案用户的信息知情权和处理权。在科学界定"公益"服务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类型的不同,探索用户信息权利导向的档案服务新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档案有偿服务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档案用户的信息知情权和处理权.在科学界定"公益"服务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类型的不同,探索用户信息权利导向的档案服务新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档案有偿服务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成为现代档案馆一项不可缺少的服务内容.在由档案信息收集、组织整理、传递、利用共同组成的网络档案信息服务链中,档案馆扮演着一种特殊的双重角色:既担负着把大量的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网络传播给档案信息用户的使命,是档案信息传递者;同时又是网络上的一个超级档案信息用户,需要大量获取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充实建设自己的数字化馆藏,是档案信息接受者.本文仅就档案馆在网络档案信息服务链中的双重角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接着分析了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了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的系统模型,探讨了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金凡 《兰台世界》2005,(12):50-50
在传统档案利用服务中,档案部门可以直接利用用户登记和记录情况,或通过口头、书面形式获取用户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还可以借助专门的档案利用调研,在不同范围进行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利用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我们深入分析档案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探求档案信息服务的最佳途径,推进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作为档案部门特色服务的进一步深化,用全新的理念冲击了传统服务思想。它能有效地吸引档案信息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有利于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为档案部门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希望。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档案创新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档案馆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馆所处的信息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档案信息生产、加工及传递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和网络化,高校教师、科研、管理人员等各层次的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档案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及时调整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进行适应性变革,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主动挖掘用户潜在的档案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争 《重庆档案》2005,(4):13-15
档案的数字化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档案的文字、图型等模拟信息数字化,通过计算机管理,为将来档案信息上网服务,供用户随时随地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和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档案信息。档案数字化是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和处理的信息,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15.
区块链思维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衍生而来,其主要由共识性思维、分布式存储思维、合约性思维、跨链思维以及加密思维构成。现阶段,我国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具有档案信息服务者处于绝对信任中心位置、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服务方式、档案信息用户相对被动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等特征,并且其在服务者间合作、存储与服务平台、服务效率、系统间共享、传输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运用区块链思维可以对现阶段我国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优化,主要包括:运用共识性思维成立相关的档案信息服务者联盟、运用分布式存储思维建立相对统一的去中心化存储与服务平台、运用合约性思维实现档案信息资源自动化服务、运用跨链思维解决不同系统间的共享服务问题、运用加密思维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传输安全。  相似文献   

16.
档案信息服务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军 《湖北档案》2003,(8):16-17
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对于档案利用有以下论断:如果优先考虑文件服务工作的话,就应该以服务要求的特点而不是以材料的特点作为依据。谢伦伯格评判档案服务的好坏标准一定要“符合利用者的具体要求”——人性化。 一、人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的特性 作为文献信息,档案信息服务指档案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人性化档案信息服务首先要懂得利用者的需求或者是懂得如何获得利用者需求信息,使利  相似文献   

17.
陈霞 《档案时空》2007,(4):12-13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模式的变化 目前的档案信息服务基本是一种守摊式的服务,被动地提供咨询及对信息的初步加工,大致可分为档案信息实体服务、档案信息编研服务和档案信息检索服务等.其中档案信息检索服务包括手检和机检两种形式,机检主要是单机检索和局域网检索,Internet检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功能还很不完善,提供的大多是目录检索,全文检索的还很少,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用户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8.
谈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十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档案信息的飞速增长,为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网络档案信息服务却没有同步发展,目前仍处于小敲小打状态,甚至有些还处于纸上谈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档案信息服务存在着许多障碍。本文仅从网络档案信息来源、网络档案信息环境、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机构、网络档案信息用户四个方面对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十大障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集成服务模式是档案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本文以用户为中心的档案信息集成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档案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的服务机制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大档案、大服务时代的来临,传统被动的"你查我找"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档案用户的新需求。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馆应处理好档案工作者、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发生的新变化,探讨档案服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提出高校档案服务工作创新的思路,指出要从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出发,提高高校档案服务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