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业既是文化载体,又是经济实体,不仅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产业属性。只有在坚持文化属性的 前提下,不断加强出版产业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和资本市场的有力推动。我国出版业必须把发展作为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强调以产业属性来体现意识形态属性,以经济效益来保证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出版业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大家更看重的是其政治属性、公益属性,而不是其商品属性。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出版业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较晚,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企业经营意识较淡薄,更毋谈企业营  相似文献   

4.
属性的重新界定: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闻出版的公共物品属性 ,决定新闻出版具有公益性 ;新闻出版的私人物品属性 ,使其同时具有产业性。新闻出版业的外部性决定其不同于一般的产业 ,其产品即出版物具有物质与观念双重形态 ;传播的内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运作过程具有商业经营属性 ;行业既具有产业性 ,也具有公益(事业 )性。新闻出版业可以在合理划分事业产业属性的前提下 ,实行分类运营 :一部分意识形态属性明显、宣传导向性强的环节或门类 ,列为党和人民喉舌单位 ,可以纳入机关系列管理 ;一部分文化传承性明显、公益性强的环节或门类 ,可以纳入事业单位范畴 ;另一部分意识形态较弱、经营性较强的环节或门类 ,则纳入产业范畴 ,实行企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政治、经济以及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历来强调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产业的属性,导致中国的出版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21世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经济的知识化与信息的网络化。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快速繁荣发  相似文献   

6.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向相一致,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出版业也经历着艰难而有成效的转型,部分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后上市,更是对出版产业属性和出版单位企业性质的强化.结合我国出版业体制变革的实际,在分析出版业战略转型的基础上,对出版业产业素质升级的思路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繁荣我国出版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然而,繁荣出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出版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重大关系。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仅仅把出版作为宣传舆论工具,只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和政策导向、社会效益,而对其产业属性、市场导向和经济效益则视作禁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学学科体系”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明确“为谁培养人”作为出版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文章提出,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正确处理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党性与人民性、出版自由与社会责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技术赋能与技术向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明互鉴与国家主体性、理论与实践等辩证关系,还要注意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出版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自身优势办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9.
繁荣我国出版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然而,繁荣出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出版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重大关系。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仅仅把出版作为宣传舆论工具,只强调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以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分析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两个方面,即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出版事业数字化建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作为独立业态的数字出版;探讨"三个关系",即出版业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的关系,得出出版业数字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期间,数字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更加凸显,数字出版将体现出产业体系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质,数字出版的市场调节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1.
赵琰 《今传媒》2004,(6):54
某报刊登了一篇谈论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文章,声言“对意识形态比较敏感,恐怕是新闻出版业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稍有一点汉语常识的人都知道,和敏感相对应的词就是迟钝。按照作者的意思,新闻出版业只有对意识形态迟钝一些,离得远一点,才能发展得快。这个观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都是违背常识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为了巩固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统治,所有统治者,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新闻出版业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手段,怎么能离开意识形态的指导、制约而独立存在发展?说这种梦话的人,岂不同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过的自己揪住自己的头发就想离开地球一样荒唐可笑!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不仅是具有商品属性,更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产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的新闻出版业才获得了持续、协调、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世人所瞩目。所谓只有对意识形态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理性的角度看,本期有几篇文章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一篇是《忠诚度与出版社作者资源危机》,文中讲到紧密的情感联系、真诚的作风,以及双赢的结果,时常让作者与出版社形成珍贵的忠诚;讲到当出版业的产业属性比文化属性更为突出之时,出版社核心作者资源的危机将成为必然的阵痛;讲到出版社核心作者资源建设首先要在坚持出版业的产业属性基础上积极"复活"或强化自身的文化属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打造特色鲜明的出版品牌,让出版社成为文化人自觉聚拢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产业发展是中国出版业的必然选择出版物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意识形态的属性,其二是商品的属性。过去,比较重视前者而相对忽略后者,忽视了它自身的发展问题,从而在产品档次、经济规模、技术水平、经营成果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概而言之就是:“小”、“散”、“低...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双重属性成为出版业的基本属性,并对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当前出版业体制和机制转变过程中,必须从这一基本的和根本的属性出发,做好体制改革工作.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出版业在进行体制改革中,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几年中,国外传媒企业对中国新闻出版领域的参与程度日益加深,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由于新闻出版业兼具经济和意识形态属性,这一领域的对外开放就变得较一般经济领域更为复杂--新闻出版不仅涉及以市场利益为核心的经济交往,还涉及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交往,因此我们在对外交往中一方面要学习发达国家经营新闻出版产业的先进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新闻出版单位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姚瑶 《出版科学》2016,24(6):68-71
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兼有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作为出版企业实现文化属性1.0版本的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呈现虚化之现实。美国的公益公司制度为盈利性企业实现公益目标确立了法律标识和法律框架,对于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出版企业尤其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对其进行改造式引进。以公益目的为首要目的的公益公司是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质性超越,是实现出版企业文化属性的2.0版本。  相似文献   

17.
出版业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要求它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这种天然特质决定了出版业具有行业个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目标会一直传承延续。现代编辑领军人作为编辑团队的带头人,要通过出版产业的核心物质活动实现出版人的精神追求,就需要从理想信念上“立德”,从事业实践上“立功”,从价值传承上“立言”。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新论     
中国的出版业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行业?人们已经发表了许多议论,即出版业是事业;出版业是产业;出版业既是事业,又是产业。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区别社会功能和本质特征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说产业属性是出版业的本质属性,是说只有“生产商品的行业”即产业才能揭示出版业的本质特征。商品的外在形式五花八门,商品的社会功能也多种多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是它们之所以成为商品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深入领会《纲要》精神 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新闻出版业对从业人员素质与干部队伍结构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当今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明确之后,人才培养和  相似文献   

20.
报刊品种与数量期待更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鹏 《新闻记者》2005,(5):47-49
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中,新闻出版业与广播电视业可能是最需要理性思考、理论指导的行业,因为它们与冶金、能源、交通等行业不同,有其意识彤态属性。事实上,在政策层面对于新闻出版业的意识形态指导一直是强项,而长期来对于其市场规律、商品特性却几乎从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当大众传媒产业已经崛起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时,积极的新闻出版产业政策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