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第十七回赴大寨寻访郭凤莲虎头山拜谒永贵墓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曾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个圣地。毛主席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使全国亿万农业战线上的各级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从四面八方朝圣般地涌向这个小山村。那时,像我这样一个一直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到大寨参观学习始终是我的一个梦想。可惜,这个梦想一直到1991年7月我任辽宁农民报总编辑时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农业学大寨”,这是一句每个4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熟悉的话语。大寨。这个一百多户人家,不到2平方公里的村子,由于其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全国农村的榜样。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还曾被提拔成了国务院副总理。改革开放之后,大寨一度走人沉寂。如今,沉寂多时的大寨再次被人提起。因为它修了一座庙。并香火不断。在意识形态的高烧退却以后。大寨是怎样的大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大寨人的经验抑或精神里,有一条是干部不脱离劳动.他们把此上纲上线为本色,如果哪位干部脱离了劳动就是忘本,就是脱离群众.这条经验在农业学大寨时非常时髦,在农业不学大寨时仍"余毒"甚广,被不少行业和部门视为宝典,起码在大寨人看来,仍然是甄别干部好与赖的标准之一.当年陈永贵凭着优秀出众的劳动当了基层干部,后来到了中央,头上仍然裹着白毛巾,仍然把带头劳动视为光荣.只要一回大寨,就加入劳动的行列,有时候不进家门,直接上地头.  相似文献   

4.
从1964年毛泽东提出“农业要靠大寨”,至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这一阶段被称为“学大寨时期”。大寨成了规范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社员行动的样板,也是人们向往和朝圣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中国博物馆》2009,(3):29-29
“全国农业学大寨展览”共举办了三届,均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第一届于1965年举办,展出面积20200平方米,接待观众200万人次;第二届于1975年举办,展出面积14000平方米,接待观众100万人次;第三届于1978年举办,展出面积5800平方米,接待观众25万人次。该展展示了大寨基本情况、基本经验以及全国各地学大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6.
大寨新故事     
最近出版的一期《新民周刊》发表题为《新大寨纪实》的“特别报道”。文章回顾道,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那时起,一场学大寨的运动延续了15年,它和“工业学大庆”并称为两面红旗。大寨“一大二公”,为毛泽东一往情深的人民公社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而陈永贵作为“毛主席的好学生”,后来也从小山沟走进中南海,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然而,随着1978年农村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大寨寂寞了。一场悲喜剧过后,我们又重新听到了大寨的声音。进入90年代,当地政府再次提出:重新发扬大寨精神。村委会主任贾春生说:“陈永贵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今天改  相似文献   

7.
读了人民日报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头版头条刊登的《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的报道,颇受启发,我反复地读了三、四遍。我认为,这篇报道对当前全国各地学习大寨的热潮中,将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它既为全国进一步学习大寨精神指出了方向,又为大寨继续前进指出了方向。报道的主题是新颖的。照一般人通常的想法,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学大寨的新情况下,报纸将继续报道大寨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人民日报却以显著的版面刊登了大寨不足之处,这一面体现了对先进地区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另一面更加有力地宣传了大案人不断革命的精神。从报道中,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危机日益加深,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救济农业"、"复兴农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为挽救农业危机,采取了诸多种解决对策,如土地改革、田赋整理、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等,同时也大力开展农业推广.那么,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农业推广政策是如何制定与实施的?实施的结果又是怎样呢? 对此问题,目前学术界虽有一些研究[1],但尚不全面和系统.本文试从国民政府农业推广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成效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探讨和考察.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是我成长的摇篮. 太行山是我采写新闻的大舞台. 1964年春天,我第一次到大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派我为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采写大寨玉米"三深"(深耕、深种、深刨)种植法.专题节目传播大寨科学种田经验. 这是一次43年前媒体在大寨的单项联合,今天在大寨召开第四届太行山新闻论坛是多家媒体的大联合.  相似文献   

10.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原本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山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1963年夏天大寨遭遇洪灾后,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不向国家伸手等待救济,而是与天斗与地斗,三战狼窝掌,展示了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英雄主义气概,使大寨一举成名。1959年国庆10周年,陈永贵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泽东;1960年,山西省委发出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学习的号召;196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大寨之路》的文章。中央最高机关报浓墨重彩的报道,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参加编写人民日报史,我翻阅了自1964年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以来十几年的人民日报的有关报道,感触良多。这项宣传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党报史上所罕见。那时候,全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山区平川,江河草原,处处学大寨,人人谈大寨。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竟然名扬全国,新闻媒介有其“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新闻队伍中的一支,我们是怎样书写这段历史的?我自己又是怎样想、怎样干的?我一边翻报纸,一边苦苦地思索。当然,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历史条件,尤其在“四  相似文献   

12.
石文钟 《青年记者》2008,(11):72-73
质疑"脑白金"广告 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脑白金"广告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另类.从2002年至今,脑白金年年在"中国十大恶俗广告榜"榜上有名.对于广告的消费者来说,"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话是看到了就想调台的"滥广告",而对于一手鼓捣出"脑白金"的史玉柱来说,则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期刊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关口,其特征一是继续处于"弱势期刊群",二是猝然面临"‘疾病'高发期",其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服务"三农"既是农业期刊新时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又是发展壮大难得的新契机.从全面优化选题、对农业发展起导航作用,"走出去"办刊、加强与农业部门及农业工作者的合作,为菜农服务、办支农惠农的实事等3个方面阐述农业期刊借助服务"三农"做大做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三农"问题连续9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锁定农业科技,强调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  相似文献   

15.
邓涛 《新闻采编》2008,(2):34-35
1964年,在中国工农业领域树起了两面大旗——大庆和大寨。前者代表石油工业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做出重大贡献;而后者以灾后自力更生的精神闻名于世,后来却陷入政治泥坑而迷失方向,最终堕落成虚假典型和江青一伙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16.
寻找木赖人     
吴冠玉 《海南档案》2010,(2):41-41,28
到屯昌挂职锻炼,很想去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屯昌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一面旗帜——木赖生产队和生产队长、红旗手林爱莲。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图书出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0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农民富不起来,我国将很难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的富裕,归根结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神圣的历史责任和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渴求,给农业科技图书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近些年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农业科技图书数量偏少.据统计,2003年全国565家出版社共申报选题136 884种,比2002年增加了12 000多种,而2003年全国共有74家出版社申报农业类选题1380种,与2002年相比,却下降了23.2%,农业类选题只占全部选题的1.01%,农业类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2.3%左右①,农业图书品种与广大农业人口形成强烈反差,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重复、雷同的选题普遍存在,没有新意,缺乏创新,实用性不强,解决不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图书定价偏高,农民买不起;农村发行渠道不畅,"买书难"和"卖书难"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四届太行山新闻论坛于2007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全国闻名的大寨召开,我有亲切感.20世纪70年代,我曾随从中共河北省委组织的学习大寨参观团访问过大寨.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次故地重游,总以为很容易找到当年参观过的景象,可是来到这里一看,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描写他的经历:"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这是亿万农民的福音,是田野大地的希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空穴来风"的讨论 2000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就"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用法刊登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认为,"空穴来风"近似"事出有因",<文汇报>上的一则标题<普京语惊四座并非空穴来风>中的"空穴来风"用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