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选举总统的方法是当今世界政治中特有的.总统选举人(Presidential Electors)的设立及选举程序均为宪法所规定,并非个人意志的简单体现.  相似文献   

2.
179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人权法案》——由几个州制宪会议批准而生效,其中第一条款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建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削减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削减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伸冤之权力。”这也就是美国两百年来由宪法确认的新闻自由的精神。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按宪法规定,一部分民、刑立法权由联邦行使,一部分由各州行使,实行联邦立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美国总统的大选年。对于美国人而言,这是他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而言,在相当程度上也会是他们关注的国际新闻的重头戏。同以往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不同,  相似文献   

4.
杨欣 《声屏世界》2009,(2):28-2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落下帷幕。在此届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的个人魅力、执政理念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征服了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纽约时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网络等新媒体对2008年美国大选产生很大影响,在此影响下,选民获取政治新闻的途径发生巨大改变。在长达2年的竞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沈国麟 《青年记者》2009,(13):78-80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也是一场媒体战,所有的媒体都会对选情做跟踪报道,特别是美国的报纸,一般会在大选日之前的两到三周在社论中表明自己编辑部的立场,支持哪位总统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6.
1996年11月5日,民主党人骆家辉成为美国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位华裔担任州长高位.2000年11月7日,他再次当选.2004年,第三次当选呼声很高的骆家辉突然决定退出选举.2005年1月,被指为有可能成为第一任华裔美国总统的骆家辉出人意料地淡出美国政坛.华裔美国政坛明星的引退令人瞩目,同时再次引发对华裔在美成功之路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1948年11月2日,美国大选即将揭晓的前夜,《芝加哥论坛报》在头版刊出通栏标题,宣布“杜威击败杜鲁门”。然而,第二天宣布的选举结果却是杜鲁门获胜。这件事,连同那幅杜鲁门当选后拿着宣告他被击败的《芝加哥论坛报》摆拍的照片,成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5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美国第43任总统的选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随着各州投票结果的陆续公布,到11月7日当地时间傍晚时分,两人仍难分胜负,但有一点已十分清楚:谁赢得佛州,谁就将获胜。于是,佛罗里达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美国选民和世界各国都把眼光集中在对选举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报道的美国传媒上。然而,美国媒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2000年美国大选即将举行,舆论焦点早已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戈尔和小布什争夺白宫的决战上。其实,对于美国的内政外交来说,与总统大选同时进行的国会参众两院的选举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无论谁当选新总统,如果他不能成功地与国会讨价还价,他的所有竞选诺言都将变成空话。民主党力争保住白宫,又想增加在国会中的席位。共和党要争取保持国会的多数,也想夺取总统宝座。斗争激烈,形势微妙。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宣战权。但从1941年对日本宣战以来,美国国会尚未对任何  相似文献   

9.
从1789年华盛顿任第一届总统迄今,美国的两党政治已运行了211年.从1861年首任共和党总统林肯上台算起,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也经历140个春秋.两百多年来,政坛脸谱不断更迭,或当政,或在野,双方唇枪舌剑,充满了对峙;然而,在两党不断变化的内外政策之中也有某种定数,有某种趋同的轨迹.解析这种对峙与趋同,对于认识美国的两党政治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现代民主进程中新闻自由的作用不可忽视。在1735年"新闻自由第一案"曾格案中,法院摒弃了"愈近真实,诽谤越大"的古老规则,确立了诽谤的"真实抗辩"(truth defense against libel)原则。判例指出只要新闻报道属实,则对媒体的诽谤起诉不能成立。但曾格案仅是个案,并未从根本上确立对同类新闻诉讼的判例约束力。直到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颁布使得新闻自由在宪法上得到确立。宪法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限制言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本土14家新闻媒体各显其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收视率大战.为此,cNN进行了界面化屏幕设计、多媒体整合、全息影像等多项新闻创新.在丰富了电视语法的同时,还一举创下1,230万人的收视纪录.从被人讥笑的"鸡汤面新闻网"到今天的传播帝国,创新是CNN赢得媒体竞争和顺应媒介发展趋势的关键策略.事实证明,在新闻获取手段飞速进步的现代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统图书馆是美国图书馆史上一个特殊的图书馆类型,也是世界图书馆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它现由十一个总统图书馆组成.  相似文献   

13.
驴象之争虽然免不了舞弊行为及竞选丑闻,但随着两党政治的逐步完善,它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游戏规则.一方面,这些规则具有规定性、权威性,任何个人或团体从事政治活动,必须予以遵守;另一方面,这些规则又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环境的推移和变迁,其自身也在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一切政治运作基本上都遵循了民主程序;当权者靠选民的支持上台,并不是个人或党派意志的简单体现.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ceived impact of election polls,focusing on the hotly contested 2000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Survey data from 558 individuals gathered during the final daysof the election campaign are analyzed to examine beliefs thatthe polls greatly affect other voters, general views of pollsas good or bad for the country, beliefs about whether pollstersinfluence their results to come out a certain way, and supportfor banning election-night projec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most respondents felt the polls had no influence on themselveswhile still affecting others. Respondents exhibiting these ‘third-person-effect’percep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han others to believethat election polls are a bad thing for the country. Negativeperceptions of polls and beliefs that pollsters try to influenceresults were also related to general distrust of the news media.Negative views of polls in turn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support for prohibiting election-night projections. In general,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dependency of negative views aboutpolling on fears of untoward effects on voters, in particularthe fear that polls and election projections might lend supportto candidates opposed by the respondent.  相似文献   

15.
The televised debates in th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ok place between two controversial candidates, Hillary Clinton and her opponent, Donald Trump, who faced a deeply divided electorate of highly opinioned voters that had already decided on their supported candidates. How did viewing the debates influence them? Would the debates reinforce their existing opinion, or provide them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ndidates? Drawing on Davison’s third-person effect hypothesis, this study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question of how viewing the debates influences voters relative to others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for orientation as a predictor of debate exposure and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debate exposure for electoral engagement on social media. Findings show that partisans are not impacted by viewing the debates, but respondents perceived Independents to be most vulnerable. Further, need for orientation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bate exposure and perceived effects of the debates on self, which prompted respondents to mobilize support for the candidate of their choice and to vote for their supported candidate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