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型网络杂志应怎样命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5年起,一种新型网络杂志开始风行。但是,从目前媒体报道和一些文章使用的称谓来看,比较混乱,如“电子杂志”、“数字杂志”、“网络杂志”等。这些称谓或过于笼统涵盖面过宽,或对新形态与旧形态未加区别。我对新型网络杂志定名为:互动多媒体网络杂志。  相似文献   

2.
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引言 上世纪末,“数字化之父”Negropante指出,互联网能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声音。本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Bimber证明,网络讨论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过去10年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印证了两位学者的观察。从热闹非凡的网络论坛到席卷神州的博客风潮,中国1.03亿网民对互联网媒体权利的重心逐渐由“信息接受权”转移到“信息发布权”。一个有趣的命题出现了:在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网络世界,谁能脱颖而出,执掌舆论之牛耳?本文把传统意见领袖概念应用到网络环境中,并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这东西     
我是个实在人,挺怕什幺“时空隧道”和“虚拟人生”,觉得那是大话.最起码不可思议,然而,随着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向你套来,你也就老老实实被人网络住了,怕也是他,不怕也是他,你是无法离开“时空隧道”与“虚拟社会”了,网络世界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好多号称“新新人类”的人,竟然天天活在“隧道”或“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据说还有滋有味,面对这些人和由这些人想成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融合的力量     
在当今世界上,互联网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仅使“世界成为平的”,而且更广泛地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网络传播也正以新媒体的勃勃朝气,影响、并改变着传媒业的构架。从最初被忽略在“灯火阑珊处”,到如今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展示了网络传播的“新媒体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状况来看,对网络的认识是建立在与传统三大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的比较基础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对于传统三大媒体而言,网络的冲击是致命的。“像猛烈的计算机病毒一样,网络,这一所谓的‘第四媒体’正近乎革命性的势热情入侵这个美丽的世界”,“网络化已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大威胁者”。网络的这种优势表现为传播信息量的巨大,以及传播速度的飞快。只要网友在第一时间内目睹某一新闻事件,那么几乎可以同时在网络世界就能得到相关的信息。目前,网络上每秒截获的信息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几百倍。单在这一点上网络就使三大传…  相似文献   

6.
罗国州 《海南档案》2005,(3):11-12,14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21世纪进入了一个网络信息世界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极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方式,也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档案工作和管理方式,各种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方式、方法层出不穷,从“数字档案馆”到“网络档案馆”的提出实现;从各地档案信息资源纷纷各自上网到中国档案网的国家级档案综合网络建成开通,都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这里,作者就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的新特点及对策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档案同仁们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更深层次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张立彬  陈镭 《图书与情报》2007,(6):50-54,58
网络作品是指在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它为普通情报与学术史料的搜集、整理、交流与利用,提供了一个高速而便捷的平台,并成为当前文献史料工作一个新的“聚居地”。其中,网张作品的电子表述改善了史料的技术呈现;网络作品的虚拟色彩增强了史料的“史感磁场”;网络作品的开放性质扩大了史料的搜索空间;网络作品的交互特性拓展了史料的交流渠道;网络作品的个体属性更新了史料的表现形式。在新环境下,网络史料有“静态网络史料”与“动态网络史料”之分,而“动态网络史料”又有“显性动态”与“隐性动态”之分。网络作品的史料价值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实用功能,同时,它也从反方向推动了网络作品自身呈现形态的变化进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祸还是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人们刚认识网络时,人们还低估了它的影响力。但是几年后,网络以其特有的魅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给整个社会的科学与技术、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冲击。然而,网络让人兴奋的同时,又引发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2000年5月4日,网上一封“Iloveyou”情书让整个世界付出了“爱”的代价,连五角大楼、英国下议院、道琼斯这样的巨人机构都闻爱色变。看着面纱背后动人的面孔,人们真不知道,网络将带给人类的到底是祸还是福。自由有没有限度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信息传播是单项的,受众处于被动的地位。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9.
聂耶 《网络传播》2007,(11):4-4
当下关于“网络”与“电脑”的刊物、报纸,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让人不断地体悟到新鲜感和震撼力的,却是凤毛麟角。就我个人而言,则很推崇《网络传播》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网络用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其传播速度与广度可谓空前.像“神马都是浮云”、“不给力”、“你懂的”、“羡慕嫉妒恨”、“鸭梨”、“杯具”等,已经从网络世界渗入到生活层面.这些网络用语亦庄亦谐,深人人心,流传度极高.网络用语的出现及飞速流传印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成为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典型案例,其迅猛发展契合了受众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1.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对提于网络传播效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寇晓蕤 《东南传播》2011,(11):61-63
互联网发展的“无组织性”和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给网络传播规律的挖掘及传播效果的提升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传播的主要平台是www,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本文以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无尺度”等特性以及“六度分隔”、“马太效应”等理论和现象的分析,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在传播途径、传播策略和传...  相似文献   

12.
知识网络研究(Ⅰ)——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之探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蓉英  邱均平 《情报学报》2007,6(2):198-209
本文首次对知识网络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首先,从科学学说的角度探讨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过程中早期提出的知识网络形态及其相关学说,从普赖斯的“科学论文的网络”到布鲁克斯的“认识地图”以及“知识地图”、“知识基因”再到“知识网络”的出现,分析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中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概念,并从科学学说的高度归纳为“地图说”、“基因说”、“网络说”和“知识载体形态说”四种学说。然后,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揭示出知识网络概念演进的哲学规律:①知识网络概念的产生与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②人类对知识网络认识的探索是始于网络并终于网络、由表(文献网络)及里(知识本体的网络空间结构)的螺旋上升的认识发展过程;③知识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对知识文明保藏和传播方式从平面向立体化、空间化、虚拟化方式延伸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哲学命题。要谈网络,就不太适合这般严肃了,尽管说认识“网络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一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网络时政论坛日益成为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1)网络时政论坛的蓬勃兴起 截至2005年6月底,中国网民超过一亿人。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对于我们这个泱泱“网络大国”来说,网络时政论坛的诞生,则是以“强国论坛”的诞生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5.
孟超 《新闻记者》2023,(6):46-56
本文通过对政府和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内容规范进行话语分析,发现“道德主义话语”和“网络社群话语”是中国互联网治理中两种典型的规范话语。互联网主管部门的话语中隐含互联网是独立于真实世界的“场所/空间”的隐喻,主张自上而下“清理污染”的治理行动。网络平台的社群话语设定了推崇社区氛围和原真性的规范框架,确认了社区自治和用户内化社区成员身份对于维护网络秩序的作用。本文认为,两种话语在不同程度上界定了网络用户的主体性,但都强调某种理想的网络空间秩序,可能遮蔽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网络世界上,关于“恶搞”的信息纷至沓来,先是歌曲,接着电影,再是电视剧,从过去的到今天的,从红色经典到现代时尚,原本平静安宁被视为大雅之堂的文化圈子一时被闹得个不亦乐乎。这回,诗人赵丽华的诗歌又被网民们搞得个沸沸扬扬,难以收场。不仅赵耐不住了,许多诗人也坐卧不安,网上网下,弥漫着一派你争我辩的沙场气氛。  相似文献   

17.
当我一写下这个标题,就觉得自己是否有些落套,其实,世界上有比这更“落套”的事情: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网评“短信,不能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批评某新闻网站以“新闻”的名义发送黄色短信的现象。(此文发表于(《网络传播》2006年第3期)可我万万没想到,在网络文明之风吹了又一年之后,我再一次点击该网站的网址,这条标有“XX新闻网消息”的“奇文”居然还赫然高挂在该网站的首页上!不知是编辑疏忽大意,还是有意为之,或者干脆就是“气气你”,反正已令我“无语”。  相似文献   

18.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匿名性”是网络传播的一个普遍特性,网络匿名传播是参与的身份处于隐匿状态的传播活动。其匿名的特性体现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而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也都有助于匿名特性的成立。网络的先天机制及其诸多特点的交汇,使“匿名性”获得了无限的延伸。在身份隐匿的状态下,网络匿名传播更多的体现出了人的“本我”个性,它同时带来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控制,有利于维护传播的自由和平等。  相似文献   

19.
上个周六的下午,我确认了周日的午餐预订.交了两个朋友,还请求一个男生做我的男朋友。我做了这么多事情,但是却一直奉行一条原则,淑女“动手不动口”。网络世界是个十分神奇的世界,20分钟以后.我的浪漫提议受到了毫无浪漫可言的拒绝,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交友网站Facebook.com的热情。当然,面对无声的拒绝.我也只能坐在电脑前报以沉默。  相似文献   

20.
吴雁 《青年记者》2009,(12):30-31
美学家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生存”,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当今网络的世界里,其知、情、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从“心理一隋”、“道德一意”、“法制一知”三个层面对网络传播进行审美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