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清晰地记着这一天。2003年4月18日,已经是夜里10点半了,省卫生厅突然通知我要发布疫情消息:我省初现3例非典病人。于是我匆匆连夜从家中赶向报社。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投入到了我省这场抗击非典的新闻战役中。在这场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的新闻之战中,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时时被一种责任的力量驱使着、激动着,我勇敢地走向抗击非典一线深入采访挖掘,用纸和笔激情满怀地忠实记录着河南人民抗击非典的历史瞬间。已记不起去了多少次医院、穿了多少次的防护衣,也记不起采访了多少的人和事、掉了多少次眼泪,经常是采访归来顾不上吃饭睡觉立即进入写…  相似文献   

2.
青春元年     
年过30,回过头看,记得最清楚的,念念不忘的,反倒是那些我没得到的东西,没做成的事情,或者在不应该的时候失掉的人和事。例如,5岁的时候,妈妈送我去考小学,老师笑吟吟地在黑板上出了10道数学题给我做,唯一没做出来的一道,至今我也记着,是13+7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3.
一位在"5.12"大地震中痛失父母女儿等10位亲人,却一直坚守在救灾岗位上的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5月19日13时45分被某门户网站"请"到嘉宾访谈间接受采访,她坦言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因为难受而晕倒--就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上午,她还晕倒了一次.  相似文献   

4.
记得刚刚步入新闻界时,常常因为在采访中抓不住新闻线索而苦恼。每当看到一些老记者他们手头上掌握着写不完的新闻线索,我非常羡慕,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点经验。首先,要到现实生活中去抓新闻线索。新闻寓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只有投身现实生活中,别无捷径。所以我平时只要一有空闲,就深入农村、厂矿,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在这之中,的确尝到了一些甜头。记得有一次,我到  相似文献   

5.
弹指一挥间,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长,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当时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馆长以来,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起白天一件又一件该做好的工作.辗转反侧间一夜就过去了。有时,还会想起第二天要找领导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无题     
不知现在的情形怎样.总之数年以前。女大学生中最流行的通俗小说是亦舒。十八至廿二岁,我在宿舍单人床的那盏小床头灯下.读过多少册亦舒.已经不可计数了。那结果是。同任何人谈起亦舒系列。还未尝有我所不记得的人物与情节。包括精彩的行文、对白.过眼都可以不忘。据说《红楼梦》传世以来.颇有些读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肢残人,先天性左手左脚残疾,行动不 便,我爱人也是一位肢残人,自幼得了小儿麻痹症,行动和我差不了多少,平时,我把家里买菜、扫地、擦窗等活全包了下来。我热爱新闻事业,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在当“业余记者”的20年时间里,我写了1200多篇稿件,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写残疾人的,有人戏称我成了写残疾人的“专业户”。 从我爱人写起 记得我第一次采写残疾人报道是从我爱人开始的。我爱人因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残疾。1965年,她初中毕业,因残疾高中不能考,招工单位也不要。这时,母校的老校长念她是位出色的学生团干…  相似文献   

8.
随笔     
谈谈情,吃吃饭 我从学校毕业的第一年,第一次被某人正式邀请吃饭——就是表示开始的那一种,从此不只是谈工作谈理想谈文学谈人生,也不只是隔着半米的距离散步——不知怎么,第一个感觉就是惶恐,很惶恐,死活不肯去。不记得对方又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他最后一句,好像很潇洒:“……那我可自己找人喝酒去了!”  相似文献   

9.
朋友樊刚     
1995年岁末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我认识了樊刚。 那天是一次临时性的朋友聚会,因为彼此间不熟悉,所以我特别带了两本自己的诗集。记得我在送给樊刚的诗集扉页上,郑重地写上了一句:对于心灵而言,生命总是要辉煌一次的。一次、也仅只一次。然后他笑容可掬地望着我,然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那天酒桌上坐了12个人,8个身有残疾。樊刚无疑是他们中体质最差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十余年的讲解生涯中,曾经历过无数次讲解,1996年的那场讲解至今让我记忆深刻。清楚地记得那是1996年11月1日,初秋的  相似文献   

11.
屈指一算,我到图书馆工作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嘴上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了十来年的馆长,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夜深人静时一想起一件又一件该做的工作,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妻子说若给你当个大点的官一定焦虑成神经病了.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在北京那个动荡的季节,我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时候,与出生于中国广西的记者阮次山进行了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会面。聊了什么,全忘了——对于外交官和记者,这也许是好事,说明双方都基本没说什么错话,错话才不容易忘。我只记得他人很实在,  相似文献   

13.
书评的要素我有个固执的想法:书评文章应该告诉读者评什么书,作者是谁,哪家出版社出版的,全书篇幅多少,书的定价多少。在形式上,这5个项目是可以单独列出的。因为它们最简明地提供被评图书的情况,使读者一目了然。即使读者暂时不读书评,他也从这里获得了图书的出版信息。记得几次写文章或在有关会议上发言,我都强调这5个项目的重要,甚至认为是书评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她只醉过两次。 第一次,是过年回乡,在机场忽然收到一则电话:“……你还记得我吗?”——怎么能说不记得?虽然已三年不见。 三年不见,也不过抽个日子,找个肯德基坐坐,稍微聊几句。大年下的,说深说浅,似乎都不是个事儿。很陕就说拜拜,她踩着将化的残雪,回家陪客吃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这30年里所取得的成就,有很多表征,商人群体的堂皇登台和壮大,以及全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当代中国的商人群体究竟有多大,占全民人口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也不知道是否有人确切的明了。但是,我们应该还记得这样的4个字“全民皆商”,  相似文献   

16.
如今读《挪威的森林》等村上春树作品的中国年轻人,想必不会有多少人记得小林多喜二、记得他的《蟹工船》了.别说年轻人,即使对我这个早已不年轻的"老林",小林和他的《蟹工船》也早已消失在记忆的深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编辑打电话要我翻译《蟹工船》的时候,惊愕之余,我一口回绝——回绝得甚至有些气急败坏——眼下都什么年代了,还翻译出版《蟹工船》?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重庆成为陪都。中央通讯社总社从南京迁到了重庆。在重庆,我曾三次进出中央社。第一次在编辑部实习,第二次在编译部任翻译,第三次是暑假兼职,仍在编译部,前后共两年多时间。因时间不长,接触面不广,加上已是近50年前的事,今天回忆,记得起的情况已不多了。1940年夏,我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学习四年期满,按规定毕业前要实习三个月。那年新闻系毕业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我的新闻梦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新闻,更不知道还有5个W,只是整天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作文也能上报那该多么好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放学后,突然有了写一篇作文寄到报纸上的想法,妈妈高兴极了,并答应帮我一块修改,那是一篇名叫《太阳花》的作文。我现在也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18岁那年,我高中毕业,怀着对部队的向往、对军人的崇拜走进了军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分部一名报道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的故事。“一石击起千层浪”那名报道员的故事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重新萌发起写新闻稿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对“三十而立”的揣摩差不多始于少年。那时候我功课很差,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其中一次愤而离家,来到距家十里的小镇上,想就此真正立上一回。当然,最终的结局还是没有“立”起来,回到家时已是暮色四合,在饱受了父亲的一顿老拳后狠吃了两碗饭。多年后想来,也没有多少痛疼的感觉,想是让那两大碗饭给抵消了。但我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对于“三十而立”非常向往,盼望着三十岁快点来到吧,就像艾敬唱着1997年快点来到。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99年在大连参加第一次中图年会后,我就没有再去凑过热闹了。我的想法是,不再去赶中国图书馆界的大集了,上千人的会议,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只看会后的报道就可以了。但是,2008年重庆中图年会,多少让我改变了自己对中图年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