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5年到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上可谓出尽了风头,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到2006年"梦想中国"与"超女"的火拼,"真人秀"成了各电视媒体炙手可热的节目形式.尽管研究者对"真人秀"冠以"娱乐化"的帽子,对它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但这些新兴的电视表现形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更多电视台争相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吴筠 《新闻传播》2012,(3):226-227
"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内心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倾听"的态度便决定了节目日后发展的一切可能性。有倾听,节目才有灵魂;而倾听没有捷径,在每一档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无数双优秀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起"倾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造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将结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制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中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现状,指出建立综合多元的节目评估机制,注重节目的社会效益,是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电视文化节目的本质,将"文化"与"节目"对接,在保持节目内容严肃性前提下追求形式的变化,实现节目转型,则是电视文化节目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4.
王锟 《出版广角》2016,(20):69-71
互联网的广泛、快捷和匿名等传播特点使"羞辱"从一种伤害他人情感的方式摇身变成赚取经济利益的商品,而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与互联网心照不宣地联手炒作,为"羞辱文化"推波助澜.文章试图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与互联网共谋打造"羞辱文化"的原因、特点及负面效应,并初步探索破除羞辱文化景观的现实策略,以期为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从初期的单一化淘汰制选秀比赛逐步转变为了多元化个性展示、包含丰富情感冲突的选秀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其中,电视选秀节目对于"情感维度"的有效把握就是选秀节目在自身摸索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一个成功的经验。本文以"情感维度"这一角度对电视选秀节目进行简要分析,以期通过这一角度透视电视选秀节目是如何抓住观众、掀起如此轰动的收视热潮的。  相似文献   

6.
吴雨蓉 《新闻知识》2012,(10):80-81
电视时评节目作为电视评论的轻骑兵,以其新锐亲民的风格在舆论引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电视时评节目"概念进行梳理,提出"电视时评节目是狭义的电视新闻评论"的观点,进而对当今电视时评节目的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电视时评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媒体中流砥柱的今天.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虎视眈眈的境外卫星媒体对境内电视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电视新闻节目如何“亮”起来.是电视媒体巩固阵地,争取更多受众无法回避的课题。在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基础上.电视新闻节目要强化“电视特征”.追求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化的完美表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孙武军 《声屏世界》2014,(12):41-42
<正>一在电视领域中,电视文学节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节目类型,似乎有一个"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涵盖着它,又有"电视散文""电视艺术片""文艺专题"等诸多化身,还有"电视文学"和"文学电视(LTV)"这两个形态困扰着它。电视的定义是清晰的,文学的定义也是清晰的,然而电视与文学相交叉相融合,竟造成了"电视文学节目"复杂的混沌性。自电视诞生之日起,古  相似文献   

9.
苏红 《今传媒》2011,19(3):79-81
情感类谈话电视谈话节目满足了人们的感情诉求,是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从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情感谈话节目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达到成熟阶段。本文试图从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跌宕起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在当今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五"普法宣传的提出,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之后,伴随着我国的法制进程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从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和时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从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到现在,法制节目始终是电视观众的收视热点。但是综观其节目形态、内容、采访、编辑、表达方式、镜头的设计与运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少晶 《新闻界》2000,(3):52-52
娱乐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 ,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的兴盛正是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增强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全国几乎各省级电视台都开办了自己的游艺节目 :如浙江卫视的《轻松驿站》、贵州电视台的《五彩麻辣烫》、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等。游艺节目掀起了电视娱乐热 ,然而这些娱乐热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对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热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 ,无疑对提高节目水准 ,更好服务广大观众产生积极影响。一节目的趋同现象严重 ,游艺节目热中隐藏着电视资源浪费的忧患。综合比较 ,我们会发现明星、嘉宾奖品刺激、观众参与使当前的…  相似文献   

12.
左莹 《新闻爱好者》2005,(12):65-65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以来,其独特的节目样式越来越受到各阶层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推出,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一个理想的典范。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各类不同风格的电视谈话节目日趋成熟,很多成为品牌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那么,空间是什么东西赋予了电视谈话节目如此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3.
在"真实电视"逐渐成为欧美的电视文化新宠之时,国内也于去年掀起了一股"真人秀"节目浪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实电视"的出现无疑使人眼前一亮,但相伴而生的许多问题也促使理论界从多角度、多层面观照这种节目形态,以便不断改进和调整,走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期,呈现出从婚介到速配再到"真人秀"的典型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抄袭严重,第二是娱乐至上以致娱乐至死,第三是片面追求"收视率第一",放弃社会责任。节目有创新,娱乐有分寸,媒体有责任,这应该是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一系列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海选是其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媒体事件,在这一大型电视选秀活动中,电视策划者采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媒体策略;巧妙地以媒介活动和媒体联合策略促节目营销;借用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形态,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策划者运用媒体的智慧。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的媒体策略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电视荧屏能否"有报天天读"——谈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劣势》这篇文章中认为,电视读报节目虽然是目前异军突起的一个电视栏目,在各大电视台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许多电视读报节目摈弃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视读报节目无法凸显电视传播的巨大优越性;二是二级传播,有可能造成信息误读;三是新闻素材来自其他媒体,信息相对缺乏时效性和新鲜性,这些劣势共同导致了电  相似文献   

17.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气象科学技术、电视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节目中既充溢着对风云冷暖的关切,又有对大自然天气的诠释,在社会公众面前起着“发言人”的作用,是电视气象节目的灵魂人物。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电视气象节目时的表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高小定 《新闻知识》2007,(10):73-74
我国县级电视台基本是从"差转台"演变而来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县级电视差转台利用自己的差转条件开始创办《本县新闻》等自办节目,90年代中期后,县一级相继成立了有线电视台,县级电视台也陆续开始合法地播出自办节目。据国家广  相似文献   

20.
陆艾 《东南传播》2013,(1):83-85
近年来以其创新形式获得可观收视率,将中国电视求职节目带入新领域。节目中的"波士团"的设置,不仅仅是满足提供职位、面试选手这样的内在职能,它还发挥着节目内在结构之外的营销价值。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非你莫属》中的明星团体"波士团"为例,分析电视求职节目中"波士团"对节目本身、对嘉宾所在企业和对社会价值观的营销传播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在"波士团"在节目中的存在意义,以及"波士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