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1月5日,坐落在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走进正门,当红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巨型作品《天书》摆放在当中,书卷展开,一本本地放置在地面上,柔和的灯光打在那些无法解读的文字之上。开幕展是“八五新潮”的回顾展览,展厅一边以当年的手稿资料和重大事件为背景打造出一个历史的视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在央美宣布你担任副院长的会议上,院长潘公凯说对你“大胆”参与公开选拔表示钦佩,你怎么理解他说的“大胆”? 徐冰:我不太好说他是指什么。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在艺术圈里,一个独立的前卫艺术家身份是很受推崇的,有一种自由的超脱姿态。有人会说,他怎么又回体制内了,是不是被“招安”了,对仕途有兴趣了等等。  相似文献   

3.
“妖魔化”中国与“妖魔化”美国,是横亘在中美之间的一道心理障碍。与其相互误解,不如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来 ,各种各样的西方发明如潮水般涌入中国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和“洋”字挂上了钩。洋车、洋房、洋油、洋火、洋布……这些打上了“洋”字印记的舶来品 ,几乎占据了我们的全部生活 ,连上海等地的商业街道 ,也被称为“十里洋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土”、“洋”界限的消失 ,新一代的人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许多东西的来历。很少有人会问 :这些东西是谁发明的?它们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是怎样看待这些舶来品的?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就更少。西方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中…  相似文献   

5.
半路老外     
2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老外”这个称呼时,指的是那些出没在中国大地上的洋人。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自己身边这样的一些“老外”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有国外身份,包括绿卡和国籍,但却生活工作在中国;他们不像早年的“海归”一样满嘴蹦洋文,外貌和行为举止看起来与普通中国人无异,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来他与某个遥远国度的联系。作为“老外”里的新品种,他们原先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现在的身份是:半路老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让我们一起来追寻这个远逝的民族。“天书”之谜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尔文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掘一空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些“天书”究竟来自何方,它们又给世人传达怎样的信息呢?据考证,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么,那些符号会不会是  相似文献   

7.
享誉中外的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红崖古迹是黔中瑰宝。特别是书写在崖壁上的“神秘天书”,文字书体非篆非隶,似古籀又似钟鼎,多年来无人能识。去年3月,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提出“悬赏百万破译天书”被新闻界报道后,掀起“红崖天书”热。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传说中的"天书"。中国读者只闻听过名字,从未见过真容,它晦涩、怪异、高傲地拒绝读者,它的语言特性甚至被认为无法译成中文,但如今这本天书终于有了中译本"有的时候真的是很绝望,我甚至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翻完,也不知道翻完有没有人看……"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15层的办公室里,戴从容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她翻译《芬尼根的守灵夜》时的复杂心情。  相似文献   

9.
升学顾问的英文College Counselor可以直译为“(升)大学的顾问”。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常常都有一种误解.以为升大学或者报考大学只是高中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要考虑的事情.实际上.很多有眼光的美国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寻求升学顾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代天骄电机巨擘──记蒋宗道和中国核工业电机运行技术开发公司本刊记者郎靖,冯昀1992年8月,中国大陆代表团一行32人,应邀参加“美国九二年洛杉矾发明大展”。在发明大会上展示了中国大陆的十几项发明成果。中国核工业电机运行技术开发公司总工程师蒋宗道在展...  相似文献   

11.
状若“天书”的中国古谱译解之繁难,使国际性的中国乐曲考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王德埙先生在“乐曲考古”概念和建立“乐曲考古学”学科构想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乐曲考古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它是论述乐曲考古学这门新学科的第一部学术专著。 通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其构  相似文献   

12.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概念,以二十年为一代,那么可以说,中国建筑研究已凝聚了一代人的努力,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一些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以一种“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因教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尊感,奋起从事中国建筑研究,振兴民族学术。他们以深厚的国学根基,吸收西方科学方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从史料的征集、艺匠的寻访到制度的探索、“天书”的“破译”等.都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基本上将中国建筑历史理出了头绪,建立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体系,成就非常伟大。前辈朱启铃、…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于西藏的理解,就像外国人对于中国的理解。”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主任廉湘民,对西藏长期以来所遭受的误解非常感慨。  相似文献   

14.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7”“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  相似文献   

15.
我近年常在中美之间旅行,看到听到并观察到,中国人对于那个“熟悉”的美国,其实存在着非常多的误读,就像美国人对中国存在误解一样。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迄今惟一一家专业的大型污泥处理厂.广州铬德工程公司艰难地走过了两年半“千夫所指”的日子——处理污泥是项技术难度大,艰苦而有时还可能受误解的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BKW:后期创作可以改变作品形态作品:《我是歌手》《快乐男声》《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一个好的后期创作者可以改变整个作品的形态,只要有素材。"徐冰对记者说。徐冰,BKW Studio创始人。他和他的团队在电视圈里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红森林。事实上,红森林2012年已撤出中国内地,徐冰和团队创建了BKW。尽管不乏低调神秘,但围绕着他们的一些传奇故事却在电视江湖上广为流传,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冠名商撤资的情况下临危受命,BKW的加入最终让节目焕发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的“外传”和“输出”常常伴随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400余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路始终步履维艰.本文简要梳理自16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的历史发展轨迹,力图摆脱单纯解析纯文学因子所导致的肤浅和误解,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获得历史的一些智慧和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12)
漫游“读书天地”文/董文辉凡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的人,一辈子总少不了同书打交道。小时候上学,是“读书专业户”,自然以书为伴;以后长大了,从学校走向社会,读书便成了“业余”,还是离不开书。至于“仕”途上有了进步,事业上有了成就,社会上有了声誉,更是得...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3,(8):79-79
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者,其中的原因何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众多国内外学者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国学。由于大家对于问题本身的认知、研究者的角度和学养、期望达到的目的不同,往往会得出相去甚远的答案。本着“溯本正源”的原则,作者试图对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国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对于国学的论断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和解答。溯本正源首先从一些作者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国学的误解开始,作者用独到的视角为我们进行了关于这些国学误解的解读。谈到孔子,大多数的儒家文化研究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作者却认为“仁不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从孔子的代表作《易大传》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