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肩上担子重     
《今传媒》2002,(6)
青少年期刊大量涌入市场,这是 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打开“局面”,有的期刊不惜血本,奉送各类礼品,占有、分割读者群。而青少年读者的购买意志恰恰并不坚定。一本期刊的铁杆读者基本上是没有,不少人的立场是,谁给实惠我就爱谁! 这似乎就决定了做期刊编辑,特别是青少年期刊编辑,首先应该做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心理” 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闻核心期刊”的由来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新闻核心期刊?编辑同志:《新闻战线》杂志的《服务热线》栏目,从今年第3期开办以来,服务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我期期必看。我有个问题,想请你们解答一下,我常看到一些杂志封面上标有“中文核心期刊”和“新闻核心期刊”等字样,这两者是如何划分的?湖北读者刘玲《新闻战线》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就“新闻核心期刊”这一话题,回答一下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作为“新闻核心期刊”的“鉴定专家”成员,有责任、有义务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此,现将有关问题回答如下:“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海外科技期刊的“周刊现象”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期刊?谁也说不清楚。据有人估计在十几万种以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期刊之生存竞争中,往往在某一时期,会显示出一种共性的,又有别于其它时期的特征。如英语的“Journal”一词既指期刊,又指报纸,这就反映出在出版业中曾有“刊报不分”的时期。又如,十九世纪末,世界上曾出现过以英国《世界趣味书刊点滴精华》周刊的出板为始的“廉价期刊”时期。笔者撰稿,要谈及的是一种海外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的“周刊现象”。  相似文献   

4.
这一期……     
“核心”这个字眼使用率高,肯定与这个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把握有关。比如说,人太多了,就要关注“核心”人物;工作太多了,就要集中精力抓“核心”工作;竞争太激烈了,就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显然,“核心”是纲,其余都是目;纲举目张,一抓见效,这应该是没有错的。同理,期刊多了,就有核心期刊。然而,核心期刊遭到如此之多的非议,这是我们做本期“特别策划”之前始料未及的。主要是不少学者对作为“核心”的期刊的“纲”属性提出质疑——核心期刊的作用是什么?谁有资格评定?依据什么程序或标准?时效性如何界定?等等。这些最基本的原则在国外还是比较清楚的,到了国内,大家未必都遵循,提出追问的就更少。即便如此,核心期刊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期刊情报界、学术科研管理机构、投稿者三方的共谋之下,核心期刊俨然变成一种类似帽子的东西,大家一致商定,凡是戴这个帽子的,都比不戴帽子的厉害。这样,问题才逐  相似文献   

5.
编辑华鸣在1988年第2期《新闻与成才》上撰文说,“以往有‘躲债’的,而今我的同仁则有‘躲礼’的”。编辑“躲礼”,不能说不是一件新鲜事儿。诚如华文所言,“礼也是债”,谁收了别人的礼物,谁就成了别人的“债务人”,而欠“债”总  相似文献   

6.
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第八次研讨会在沪举行本刊讯据有关方面披露。现在全国各类档案期刊有八、九十家之多。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期刊要生存、要发展,就面临一个如何选定自己位置的问题,档案期刊的读者对象是谁?档案期刊“走向何方”?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第八次研讨...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哲学命题,对今天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来说,多想一想大有裨益。其实,“三问”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搞清了我是谁,何去何从也就不难了然于心。在反对“四风”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些思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郭晓静 《大观周刊》2012,(44):108-109
在看到《黑天鹅》这部影片之前,我一直沉浸在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幼稚幻想中。所以一如人们惊慌于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法完全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的宣告,我在恐惧中开始认识“我”。于我而言,“我”的可怕在于“我”与痛苦的形影不离。痛苦的来源有静有动。静的是与生俱来的“一仆三主”格局,“三主”自我、本我、超我的层次不一立场不一,谁都不会被完全释放,谁也不会被完全压抑,就在某种程度上将挣扎烙人人心,任何一种平衡的状态本身就是痛苦的。好在正像大气压始终存在而人却并不感到吃力,这种本源的痛苦,不少时候都会被忽视。  相似文献   

9.
社办期刊该由谁出版,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常识。前不久看到国内一份颇有知名度的某周刊的版权页,才知道这个常识并没有成为一些社办期刊人员的“常识”。虽然该刊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创意已为期刊界所称道,但该刊在版权记录上不该有的差错,却令人深思。该刊的版权页上明明白白写着:“出版:某某出版社”。《出版发行研究》杂志刊登的中央出版社的经验介绍材料中也写道:“本社还出版了《科技与出版》等期刊”。显然,在该出版社领导的观念中,认为出版社除了出版图书,还能出版期刊。这两个事例表明,认为出版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憔青     
我是“憔青”我怕谁?我谁都怕,因为生活越来越不容易。为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他们变得非常功利,为伊消得人憔悴:社会的急剧变幻与生存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心理过早地老化,十有八九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总是感慨:为什么生活总是如此地憔翠与焦虑?历史上有“革青”、“愤青”、“青”之分,倘若以此如今的年轻人加以区分的话,可以称之为“憔青”。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好似杂志年,各式杂志前进与倒退并行。在2006有近220多种“新杂志”在市场上流通出售。这220多种杂志集中体现了中国杂志的“特色”——杂志的试、创、改、复、停。这些变化在几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十几年前当一种或几种杂志由于某种原因停刊了,便会有人在报纸杂志上大声疾呼,似乎杂志的停刊就标志着文化倒退了,现在看来实际影响并不严重。近几年来“期刊商家”似乎正常了,谁创刊了,谁改版了,谁复刊了,除了个别人外,大众没有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就“新闻核心期刊”这一话题,回答一下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作为“新闻核心期刊”的“鉴定专家”成员,有责任、有义务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此,现将有关问题回答如下: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评选的,每4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评选“中文核心期刊”的目的在于供文摘刊物选择文献源、图书馆选购期刊和为读者导读、教师和研究生查找资料及选择读物、科研…  相似文献   

14.
认老乡     
我们连那时候有一个“家门口兵”,他家离营房的距离不超过五公里。我们都觉得他很幸福,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没有“老乡”。按说,营房外面全是他的老乡,但是他却十分无奈地说:“是呀,可是谁认识我呢,谁管我呢。”  相似文献   

15.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上“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情依旧猜疑与冷漠。  相似文献   

16.
曾与一位朋友争论,他认为从事电视剧创作才是最高档的。我则认为拍纪录片最有意思,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那是一场没有必要的磨嘴皮。谁钟情于什么,什么便是最好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嘛!电视纪录片是我心目中的“西施”,虽然这位“西施”当年是坐在冷板凳上的。 电视纪录片的纪实品格,确实令人迷恋,它具有别样电视片种无法替代的魁力。它直接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如今要求兑现农民手中“白条”的呼声很高。做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也曾为之呐喊。可是,又有谁知道我们是饿汉子卖蒸馍,自己手中就攥着不少“白条”,有谁来为我们清理、兑现呢?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工程》2003,(12):106-106
“我要建财务信息系统,哪家企业可以成为我的榜样?” “我是搭建一个无线局域网,谁建的无线局域网可以让我参考?” “我要选择ERP软仵,谁的实施最成功?谁能给我提供意见?” “你向我推荐这套解决方案,你能告诉我你的方案在哪个  相似文献   

19.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文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文平衡的知名期刊。我是谁?——“三联”的性格定位“三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邹韬奋的《生活》周刊。20年代韬奋先生的创刊目…  相似文献   

20.
喜欢“咬文嚼字”的我通过“采编提示”,在“传媒书架”上进行“国外期刊速览”后,找到了《新闻与写作》。我看了“专栏”和“新闻阅评”和掌握了一定的“数据”后,也动笔学“写作”。开始,我只学写些“简讯”、“资讯”,通过与“业内资讯”人士的“编读往来”,我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