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DV技术标准达到广播级,它的魅力便被无限张扬,而最能将其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者,非纪录片莫属.根据多年来使用DV完成纪录片拍摄的亲身体验,将其优势归纳为五点:一、环境优势,游刃有余的自由拍摄境界;二、心理优势,实现与拍摄对象的无限亲近;三、能源优势,长时间待机,最大限度地获取素材;四、时效优势,迅速起动,适宜单兵行动;五、成本优势,最高性价比的电视技术.  相似文献   

2.
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它的真实,但在实际拍摄时,仅拍摄团队和摄像师在现场这个事实,就足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也同时记录下拍摄过程对被摄对象的影响,使得观众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无论被摄对象的代表性还是纪录片的拍摄者的个人观点和评论,这些主观因素也会对一部纪录片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正因为观众会认为纪录片中表达的是真实的事实,所以纪录片的内容可能由于创作者的不谨慎或者刻意表达某些观点,造成受众对纪录片产生非常大的误解,纪录片也因此会被用作一些反面宣传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富颖  程郁儒 《报刊之友》2012,(12):84-85
鉴于纪录片创作实践中虚构手法的运用和纪录片真实性理论边界的消失,基于作者创制的电视记录场理论,分析了纪录片拍摄现场的微观结构和内在机制,认为电视记录在被摄对象的自然状态下可以记录和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被摄对象的自主状态等建构性场境中的电视记录也有真实性成分,因此纪录片拍摄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要遵循若干基本原则,理论发展需要扼守内容上的“事件本原”和方法上的“探索发现”的底线,以捍卫使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形态的媒体文本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可视作一种情感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情感的唤起、流动、渗透的过程.拍者与被拍者之间流动着的情...  相似文献   

5.
王金洲 《新闻窗》2014,(6):47-48
在纪录片创作中,画面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不同题材的纪录片,创作者往往会根据其不同的美学特征和不同的审美价值而采取不同的创作手法。但无论是什么风格的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都离不开写实或写意手法,创作者为了突出作品主题,使画面更加完美,都会重视镜头的纪实功能和表意作用。 一、写实与写意的手法差异 写实是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要手法,因为纪录片主要是对涉及人类生存的各种题材进行比较系统而完整的纪实报道,写实镜头能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具有与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实性。画面中每一个细节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越强,就越能发挥出独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关纪录片的研究成为电视文艺界的热点。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苦的劳动,其中可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纪录片创作拍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此过程中的技巧,对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媒体肯定是如今最具影响力、所涉范围最为广泛、发展也最为成熟的一种大众媒体形态,其组成形式十分丰富,是现代人休闲娱乐中的重要选择,而电视纪录片则是电视节目当中最具真实性与原生态特征的节目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真实记录社会事实的功能,其拍摄手法的运用问题值得加以探讨。本文分析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论述了电视纪录片拍摄题材的选择,并阐述了电视纪录片的主要拍摄手法。  相似文献   

8.
王南 《新闻窗》2013,(2):51-51
一、电视纪录片的性质特点 电视纪录片不同于记录影片,是在伴随电视的产生而衍生的一个全新表现领域中的电视节目类型,它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并且受到观众的支持。因为电视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能实现制作者与观众的某种共鸣或者共识的达成,因此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是记录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真实而非臆造世界的艺术品种。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真实生活土壤中发现而非营造生活本质的艺术。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作为纪录片的拍摄者,应该拍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是它应该有的面貌。因此在纪录片拍摄中记录与摆拍的问题似乎没有提出的必要,摆拍自然是不允许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既然这样,为什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摄影师是影像史官的自来水笔,在创造视觉的历史证据、纪录影像文献的过程中,往往承担着三种不同的角色职能:呈现历史的窥视者,是以一种历史无意识的偶然视点,纪录具有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还原有关过去的历时性感受;复现历史的目击者,拥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与美学态度,其预设拍摄动机与视觉价值判断在历史现场贯彻始终;触发历史的介入者,则是以干预、互动或触媒的方式,完成对历史的视觉表述.他们,共同以影像建构并书写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丛文彬 《新闻传播》2022,(5):112-113
对电视纪录片拍摄技巧的研究,要对几种常见技巧进行拍摄视角上的理解,再用观众视角将其运用到真实的拍摄场景中.其中空镜头拍摄技巧具有分割时间点的作用,长镜头拍摄技巧具有传达故事情节的作用,细节性拍摄技巧具有刻画主角关键身份的作用.拍摄者要分别将这些技巧运用到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并融合它们所适合的场景和对应的画面要求,抓...  相似文献   

12.
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拍摄与体验的视觉技术,使VR影片逐步发展成一种独特的电影叙事手段.纪录片自始都在追求"记录真实",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VR纪录片在内容、拍摄手法以及创作理念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于现下VR技术及VR纪录片的相关资料及文献查阅,中外VR纪录片的比较分析,概括了VR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紧密结合作者在拍摄凤凰卫视三部纪录片过程中的切身体验,论述了电视纪录片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创意与策划能力,观察与发现能力,现场语言的快速组织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画面编导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不同的拍摄方向与高度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情感共鸣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电视摄像中的拍摄方向与高度进行的探讨。拍摄角度,又称为拍摄镜头角度,它是在拍摄的时候所建立起来的视点与方位,而拍摄高度又由拍摄的仰角度、俯角度、平角度、顶角度互相影响,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对电视摄像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与不同的情感色彩,好的电视摄像会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语言手段,丰富电视的情感。拍摄方向1.从正面角度进行拍摄正面角度即摄像头位于被摄物体的正面方向进行拍摄画面。这种正面拍摄的  相似文献   

15.
一部人物纪录片从开始拍摄到播放为止的这一过程会涉及到三类人:创作,被拍摄对象和观众。这三种人不同的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冲突贯穿一部纪录片完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林伟 《东南传播》2014,(6):108-109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注意立意与选材,拍摄方法与技巧,文稿和画面的关系,以及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电视纪录片拍摄要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要有坚持不懈的拍摄精神、过硬的把控镜头能力及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7.
杜忆竹  徐开彬 《新闻大学》2024,(2):57-70+119
他者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待他者的态度体现出审视他者的不同方式。论文对纪录片《美国工厂》在豆瓣和IMDb的影评展开主题分析,旨在探究“他者是如何被审视的”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对他者的认知有三种情境,即先赋自我与绝对他者、关系中的他者,以及消失的他者。第一种情境将“我”与“他”视为相对独立的,第二种情境则认为自我与他者是相互构成的,第三种情境意味着对跨文化差异的否定性解读以及对我—他关系的转换。最后,论文讨论了他者审视过程中的情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纪录片在拍摄手法和后期创作等方面,与常规纪录片有所不同.本文将通过分析<紧急救援:生死十小时>的拍摄和创作过程,探讨突发事件纪录片的一些常用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饮食习俗类民俗纪录片是以不同地域或民族的日常饮食习惯和传统饮食风俗为拍摄对象,反映不同地域或民族独特饮食文化的一个纪录片片种.海南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四面环海,其饮食习俗类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悠久历史的传承之美 纪录片和新闻纪实不同,它不以追求时效为目的,追求的是一种历史价值.所谓历史价值,就是作为信息的载体,纪录片选择和记录社会与生活事实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说到底,就是记录历史的可信性和整体逼真性,呈现的是历史悠久的传承之美.  相似文献   

20.
《愚公移山》是世界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于1971-1975年间在中国所拍摄的纪录片作品,作品长达763分钟,深刻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作品拍摄的"真实性"也在纪录片界引起广泛争议。而回溯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了伊文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摄这部《愚公移山》。本文将从伊文思个人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时代发展下技术进步引起的拍摄观念革新和伊文思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三个方面分析《愚公移山》的拍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