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2.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文化消费"的思路可以对城市综合体兴起现象进行解释。本文选取两岸三地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品牌——诚品书店为例,对具有文化消费特性的"诚品模式"空间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其他城市新空间的建立与发展产生借鉴与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红"能够流行开来,除了缘于技术层面的媒介演进外,还受到了围观式的传播情境、议题的社会勾连、受众文化消费与认同的符号逻辑等的影响。鉴于当前网络场域中"榜样权威萌化""网红"日趋成为一种文化常态,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网络女性主义、狂欢围观传播情境、认同的生产与表达等多维度地对"网红"传播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广告媒介中的怀旧思潮进行深入解读,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广告媒介文本,从生产、消费和风格三个层面,探讨当代广告媒介文化中"怀旧"的产生、"怀旧"的风格以及"怀旧"与当代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一、被生产、制造的"怀旧" 最近几年,广告中涌现出了一股"怀旧"之风,许多广告开始喜欢把童年往事、传统生活方式和老城市街景、历史和民族风情以及昔日经典的品牌作为广告的对象、主题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媒介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既然要生产、流通和消费,那么,节目这一特殊的媒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就必须考虑成本投入与最后收益,这就使得电视节目在制作时要树立成本意识。成本贯穿于电视节目始终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  相似文献   

6.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3,(9):40-46
本文对微电影的传播模式进行细致的梳理,分别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层面,全面呈现微电影传播有别于传统影视传播的新形态。从多元主体参与生产,到多渠道流通与分享,再到全民参与的交流与互动,微电影颠覆了传统影像"单向传导"的传播模式,弥补了传统影像在时间、空间和互动方面的不足,其传播模式较传统影像更为深入和有效,已成为了中国影视文化领域最为活跃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随着媒介渗透作用的不断强化,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商业广告的影响下,女性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介消费的主力军,她们不断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消费,不断追求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以满足自我。与此同时,随着媒体上受男权意识审视、挤压和支配的边缘化女性形象的不断强化,处在"看"与"被看"双重身份下,她们仍然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而陷入了消费与被消费的漩涡。本文以"观展/表演典范"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当下媒体影像神话下的女性消费与消费女性进行剖析,对研究传媒与消费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下网络流行语给人们造成的“符号围困”窘境,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消费符号属性进行确证,解读其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消费循环本质,并进一步对网民、平台、主流媒体三方主体参与网络流行语生产与传播过程的动因进行分析,最终为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华莹 《中国编辑》2018,(10):66-71
众多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正在积极投入到APP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中来,通过内容创业的方式,找到了企业和组织发展的新通道。越来越多的用户也通过APP产品改变了信息消费模式和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文章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传媒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视角,对内容创业类APP的生产和传播模式进行了观察。总结出内容创业类APP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最后提出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时代,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搭建的桥梁,已然成为地方性文化表述迈向世界的通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则夹杂着作为文化生产者的"地方性"与文化消费者的"全球化"的互动与博弈。这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地方性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的"现实需求"相互交织,传承人、中间商、消费者等多种角色同在。同时,全球化对传统地域范畴的解构、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抉择困境,以及传承人认同问题等,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界限的模糊之处。从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中,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将全球化与地方性连接起来,从而消解了两者之间界限。  相似文献   

11.
李金涛 《大观周刊》2012,(11):276-276
一、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使用价值;而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征与形象价值。在消费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显然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公共关系"文化循环模型",探讨在华留学生如何消费中国符号、生产意义及其影响情境.通过对留学生深度访谈进行语义网络与主题分析后发现,对中国符号的意义消费主要基于留学生自身的在地体验.此研究对于国家叙事的实践意义在于构建中国符号象征系统时,应注重从意义的消费端和意义的共创角度洞察传统或现代之于目标公众的日常价值;理论意义在于对公共关系的文化路径进行应用性阐释,亦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12):58-66
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闻消费环境的变化 随着受众新闻消费的生态环境的改变,美国人与新闻的关系正在发生戏剧性的、不可阻挡的变化.传统的新闻组织对美国人来说仍旧非常重要,但是技术已经改变了新闻生产者和新闻消费者原有的各方面的特征.这种改变缘于新闻的消费者拥有了主动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甚至"编辑"的能力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技术驱动新兴媒体发展,开启了城市传播的"微时代"。顺应移动化、垂直化、社交化趋势,网络社群应运而生。用户兼具内容生产、传播及消费于一体,城市传播场景更趋复杂。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生产内容并进,短视频成为城市传播的"蓝海"。媒体平台社群化运营,为城市传播精准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媒介文化在观念层面的作为与其在基础层面的作为珠联璧合,互文印证,不仅为社会转型提供了生产力方面的保证(即基础层面的保证),而且还提供了观念上的支持.媒介文化在观念层面的作为主要表现在媒介文化为大众生产消费欲望和消费观念,说服并驱动消费者将"消费"作为存在之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都市美型男"这一词汇的流行和被广泛接受,人们对于男性气质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视娱乐节目作为消费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之一,通过在节目中进行跨属的狂欢和两性气质的融合,以及对男性气质的消费,践行着消费文化下电视生产的商业逻辑,无形之中表征出男性气质在消费社会新的意义.这既反映着男性的解放,同时又改变了两性之间权力再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有关虚拟社区中知识传播的研究集中在专业社区中网民的知识结构、互动程度与专业知识的分享及创新间的联系。本文重点研究网络常识的知识特点、生产过程以及网民关系。以新浪博客中"四大名爹"的博文传播为例,研究发现,这些由新闻或日记生产的知识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修辞形式上均表现出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常识的分享与创新同时进行,创新更多地是为了阅读与消费;其传播过程更多地围绕意见领袖来进行,这些博主不仅互动积极,而且博客等级高,拥有很多粉丝;围绕这些意见领袖构成了常识传播的小群体以及群体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彬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42-46
通过概念解析的方法澄清有关“知识服务”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并借助这种解析讨论知识服务与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服务是由知识生产服务和知识消费服务两部分构成的。虽然可以把知识生产服务摆在知识服务的核心地位,但对知识服务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知识生产服务方面。与知识生产服务相比,知识消费服务才是图书馆更为基本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最近几年国内院线电影中同性恋的形象的再现进行探究,结合鲍德里亚对于消费文化的相关论述。从影像消费的"看"与"被看",同性恋视觉形象建构的"去蔽"与"遮蔽",同性恋符号消费的审美价值,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笔者发现,虽然院线中可以出现同性恋的形象,然而同性恋群体只能穿上特殊的外衣(符号化)在影片中寻求话语表达,当欢呼"符号性灭绝"已经不再的同时,他们已经深深的禁锢在消费社会的符号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