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论点击     
跨媒体传播:传播领域的“大同世界”所谓跨媒体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它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一、跨媒体传播:媒介市场发育的结果1、受众需求是跨媒体传播产生的社会基础2、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3、各种媒体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是跨媒体传播的市场动因二、跨媒体传播:预示着传媒领域可能走向“大同世界”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合作与共生将越来越普遍,媒介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媒体联动,又称跨媒体传播或跨媒体运作。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媒体联动便应运而生。传统媒体借它种媒体的优势为己所用,跨媒体运作,将大大加强媒体的报道力度,有利于各媒体市场的共同繁荣。媒体联动在广播界已经屡见不鲜,作为对台湾广播,其传播对象和传播任务都具有特殊性。新近的对台湾广播改革实践证明,与其他媒体联动是增强对台湾广播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调研是对台广播入岛调查的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调查研究,我们就不可能了解受众市场,也不可能了解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我们的对台湾广播也必定是盲目的。”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目前电视和平面媒体入岛十分困难,只有广播能够真正覆盖台湾全岛。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台湾岛内,对台湾广播要想在受众群体当中占据主流地位,就必须在岛内新闻传播主题多元化的倾向中,牢牢把握受众的舆论方向和关注热点,了解受众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据此不断改进节目,增强对台广播的针对性和贴近性,避免对台广播无的放矢,而这离不开科学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桂羽 《东南传播》2023,(4):128-131
跨媒体叙事是我们时代重要的叙述模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着后媒介时代的受众。受众是媒体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媒介融合带来的权力变动影响着跨媒体叙事文本的生产过程。同时受众作为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其与信息生产者的权力关系也深刻影响着跨媒体叙事产业的发展。基于赋权理论视角,从意义生产与解读、受众内部的权力关系、受众与资方的经济博弈三个维度分析后媒介时代如何赋权受众。研究发现,在后媒介时代,跨媒体叙事不仅赋予受众极大的生产权力,同时也提升了受众解码信息的自主性。受众内部之间、资方与受众之间在权力的博弈中寻求平衡。不同维度上的权力重构在文化与经济上共同促进了跨媒体叙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呈现出了相互融合之势,对于我国广播新闻节目而言,这种发展趋势既为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机遇,也为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挑战,而如何通过创新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则是广播新闻节目工作者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产业链、受众需求以及传播方式三个层面,对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为媒介融合铺平了前行的道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新媒体(也称大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相对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缺乏互动等特点,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元化、交互性使得各种观点与意见得以相互碰撞、修正与整合。在这一背景下,受众开始拥有自身的话语权,作为“能动”的个体,他们不再被动地受制于媒体单向传送信息的权力,而是及时地、自下而上地参与信息传播。因此,当传统报业正在创新跨媒体传播途径变身新报业时,我们除了要注重技术创新外,  相似文献   

7.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整合、共存共赢乃大势所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新旧媒体“合二为一”奠定了基础,也为传媒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类似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媒介融合传播已经产生,两者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合交融,形成能应对不同受众的传播新模式,来满足受众个性化、大容量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奥运跨媒体传播的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奥运前后受众媒体使用行为、满意度及媒体评价的变化,指出:在重大事件传播期间,受众的媒体选择首先向具有内容优势的媒体集中,日常的媒介使用习惯及组合结构将影响其在特殊事件传播中的媒介行为;在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传播环境中,受众的媒体使用存在相对稳定的结构,表现为日常媒体选择中具有倾向性的使用层次及"基础媒体组合".  相似文献   

9.
李如冰 《传媒》2019,(14):60-61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下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态有了更多的跨界和融合,使媒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元媒介”的特征,即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更加丰富多彩,传播形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有机结合,方便了受众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深度改变了受众的交往方式、信息接收和认知方式,还为新旧媒体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韩蓄 《出版科学》2013,21(1):47-49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面对新兴数字媒体的挑战,为更好地满足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需要跨越新旧媒体的鸿沟,跨媒体运营和发展。通过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多渠道合作,促进纸媒与网络媒体之间在内容信息、受众资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中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11.
电脑、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加之广播节目的纷纷上网,使得传统广播媒体的受众覆盖面扩大、层次拓宽,因此,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本只能收听到广播的人群,而是面向更广大的网上人群,这个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巨大的受众层面使得受众的耳朵变得“立体化”、“多声道”,因此要求我们的广播音乐是“全信息”与“多功能”的。广播音乐作为广播文艺中的一大门类,需要用三只耳朵听音乐,广播音乐编辑(主持人)也应用三只耳朵去做音乐节目,一只耳朵听流行音乐,一只耳朵听古典音乐,一只耳朵听现代音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一个“全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正在逐渐形成.所谓“全媒体”指的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①.“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传播工具的多样化,可以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更重要的是,全媒体环境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管道和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克华 《中国广播》2006,(11):74-7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开始相互融合,各个国家的协作与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地球村”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融合也就成为必然。有人断言,中国的传媒业已进入复合传播时代。所谓复合传播就是指由两种以上媒介组成的对公众产生交互影响的重复传播,通俗地说就是跨媒体传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大众传播学中,把大规模复制和传递信息的媒体称为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包括两类:以报纸、杂志、书籍等为上的印刷媒介;以广播、电视等为主的电子媒介。本文所指的不同媒体主要是指复制与传递新闻信息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 新闻传播过程从其形式上看,是一个借助语言或图像进行的符号传播活动。不同媒体借助不同的符号作用于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受众在接受不同媒体的传播时,不同的传播符号在其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呈现出不同的接受心理特征。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媒体的受众接受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掌握话语权,就能决定社会舆论走向.媒体话语权是指媒介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现实影响力.一般来说,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话语权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信息传播主体的话语权,世界上大多数报刊发表的国际新闻,有90%来自西方主要通讯社.另一种是媒介之间的话语权控制,在传统四大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电视曾独占鳌头.近年来,正是由于网络的快速反应,以及所受限制较小,使受众对网络信息越来越信任,越来越依赖,传统媒体话语权正不知不觉地被新兴媒体蚕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台湾的阅听人研究 ,并就两岸两个较大规模的针对阅听人媒介使用情形进行的问卷调查做了比较 ,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阅听人研究提出期盼。在回顾台湾阅听人研究的部分 ,本文分别检视学术研究单位和传播实务机构的实施进程。就前者而言 ,中华传播学会搜集的近年来在台湾发表的 1 98篇论文是本文主要的分析对象。总的来说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时候 ,旨在找出影响台湾阅听人研究发展的原因 ,认为在学术圈里 ,学术权力结构厥为关键 ,而在实务单位里 ,则是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本文对于过去长期致力于探讨台湾阅听人的研究人员致以敬意 ,对于两岸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阅听人研究抱有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7.
张龙 《青年记者》2016,(22):86-87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斯蒂文·小约翰指出:“批评就是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它在传播领域内有着很长的历史.”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是一个由媒介组织向受众源源不断提供各种信息,并同时由受众选择、使用、理解和影响信息的过程.任何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或起点都是媒介,自从新闻传播事业诞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以审视、期待的目光打量媒介及其传播活动,思考媒介对于人的意义,由是产生了媒介批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杨丽雅 《传媒》2016,(24):34-36
广播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参与广、声音感染力强等优势,一直在公众生活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5W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五个层面,系统地探讨现阶段复杂媒介环境下地方广播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升地方广播媒体信息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地方广播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论跨媒体叙事中的粉丝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媒体时代,媒介组织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活动受到传播渠道和平台多样化的挑战,开发跨媒体产品是媒介组织和独立内容生产商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跨媒体传播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受众,培育粉丝参与产品的传播、发行、消费、评价和内容创造,从而取得范围经济效应.然而在跨媒体产品的实际开发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粉丝进行合理区分,设计出能够吸引不同倾向受众的跨媒体产品,实现粉丝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可谓独领风骚数百年。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相继问世以后,报纸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犹如三足鼎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跻身于新闻传播行业之中,逐渐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第四媒体。就连世界著名的许多纸质媒体也都纷纷上网发行,借助网络扩大自己的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