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以其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形式,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涌现出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电子出版在体制上依然隶属于图书出版社,在市场上过分依赖传统发行渠道,因而造成较大的滞后性,严重地限制了电子出版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操作上加以改变观点。 一、调整体制,建立独立的电子出版单位。图书出版和电子出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通过两个出版流程的比较就可以看出电子出版过程复杂得多,一是内容更广泛编辑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2.
王缉志 《电子出版》1996,(5):7-7,51
我看电子出版王缉志“电子出版”是个时髦的词,什么是电子出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文中我谈谈自己的观点。电子出版就是出版数字化“电子出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出版数字化”。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数字化与电脑化几乎是同义词。数字化意味着提高质量和速度,数...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编辑与出版,是从书稿到成书的过程。而电子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截然不同。电子出版在初始阶段只有策划、立意的框架,而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与正式出版的出版物在内容上几乎完全一致的书稿。在制作之前除了策划、创意之外,就是供借鉴、取用和参考的视听资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电子出版的先机就在于策划。一个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出版部门的报刊上谈论电子出版的文章多起来了。不但有介绍外国情况的文章,也已有介绍中国情况的文章;不但有介绍情况的文章,也开始有讨论如何发展我国电子出版的文章。去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电子出版小词典》,还举行了北京国际电子出版研讨会。这是令人兴奋的好现象,说明电子出版这一高新科技产物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读了这些文章以后,感到有一点不满足。由于中国出版界对电子出版很陌生,这些文章都带有启蒙性质,一开头都要对电子出版这一概念加以解释。这是很必要的。遗憾的是这些解释很不一致。有的范围宽,有的范围窄。宽的宽到把利用电子计算机于传统出版以提高工作效率也算电子出版,窄的窄到“似乎电子图书才是电子出版物”,完全置电子网络出版于不顾。对具体情况的介绍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杂志1998年编委会纪要为了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提高《电子出版》杂志的内容质量,《电子出版》编辑部于1998年2月6日在北京牡丹宾馆举行了《电子出版0编委会议,在编的28名编委出席了编委会议。协会的各级领导和老前辈,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子出版》来约稿,我想了一下,从创刊到现在五年多时间,电子出版业发展很快。就拿我参与的莫必斯多媒体大赛等评选活动的情况来看,真是年年有进步,令人高兴。当然,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我国电子出版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继续前进,还要作很大的努力。1996年我为《中国电子出版》写过一篇代发刊词。当时我提出:“电子出版事业的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柱石的支撑。”即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市场支撑。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仅需要这三个柱石的支撑,更需要这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许多问题就出在没有结合或者结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出版社的电子出版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技术水平与内容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和国际的各种评奖活动中屡创佳绩,但是在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上却始终难以走出困境。曾经被认为将要引领整个出版行业改革潮流的电子出版而今回首看不到出版行业的热烈“捧场”,向前顶不住网络出版的浪潮,形同夹缝。影响我国图书出版社电子出版生存与发展的现存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编辑出版自身的问题,也有消费以及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如专业人才短缺,出版物选题单一,读面狭窄,市场秩序混乱,发行渠道不畅,等等。针对当前我国图书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实际,笔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现存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学科建设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电子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探讨电子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介绍电子出版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2003年应是电子出版风光的一年。品种和数量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作品又在国际上拿了大奖,各种类各级别的研讨会还此起彼伏的。但是在这些光芒的背后,谁也掩盖不了电子出版物市场销量上的无奈,全年下来竟然很难听到某某电子出版物赢利的消息。2004年电子出版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专委会今后的任务刘洪昆同志在电子出版专委会成立会上的讲话各位代表,同志们: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印刷工业电子出版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成立大会。大会选举我任主任,感谢同志们对我的信任。电子出版专业委员会的任务就...  相似文献   

11.
所谓“出版”,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产品面向社会公开发市的过程,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伴随机械复制技术应用、精神产品进入商品流通而发展起来,与版权相联系的信息传播行为。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的高级形态。广义的电子出版包括以电影、广播电视和电脑媒体为依托的出版,狭义的电子出版则专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存储器为依托的出版。后者又区分为两种类型,即单行出版与网络出版。网络出版集中地体现了电子出版的特征,即著述队伍扩大化、接受范围全民化、相互交往便捷化、信息存储多维化、选题内容个性化、产品形态网页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日趋增多和电子出版业的发展,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也不断完善。本文在梳理我国电子出版政策变化脉络的基础上,以电子出版的三大管理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为文本,对我国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内容审视,以期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促进电子出版业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欧美学者主导着国际学术界对于电子出版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在议题研究上因孤立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电子出版研究经历了初期跨学科的膨胀期与中后期的重质量且学科性逐渐明显的稳定期;内容研究显现出从早期偏重学术资料转向重产业盈利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落下了帷幕,在图书版权贸易达成8129项丰硕成果的同时,电子出版行业似乎仍然不得不面对相对“寂寞”的市场“反应”。而从数字统计方面也很难说明电子出版在博览会上应该有怎样的突破,用业内专家的话讲,电子出版物的平台空间很大,但工作很难做。实际上,并非是市场刻意冷落电子出版,而是这个行业似乎仍有自身“机体”上的许多“阵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渐具规模,全国专业电子出版社发展到110多家,拥有千家电子出版开发制作单位,年出版电子出版物数千种,年增长率近100%。从技术水准和和质量水平上考察,十年来,中国电子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密切紧跟国际最先进技术,且在技术运用上日臻成熟。中国选送的电子出版物作品在“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连续5届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显示出了国内电子出版的非凡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年,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累计了可观的数量,沉淀了宝贵的技术,积攒了大量的资源。而十年光阴匆匆,如白马过隙,新的发展课题又摆在行业的面前。本刊“深度点击”推出一组“中国电子出版十年”文章,回顾与总结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电子出版萌芽于80年代末 ,起步于90年代初 ,发展在90年代末。今天 ,我国的电子出版业 ,无论出版、制作、发行机构 ,还是载体、品种、复制量 ,都已初具规模。行业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备。早期的电子出版探索者大多数成为今天电子出版界的骨干。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回顾我国电子出版早期的探索对电子出版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一、初涉电子出版80年代末 ,在我国特别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计算机开始较大量地应用于教育、信息处理、管理和新闻出版 ,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 ,如教育软件、实验模拟系统、信息库和小型多媒体节目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电子出版萌芽于 80年代末,起步于 90年代初,发展在 90年代末。今天,我国的电子出版业,无论出版、制作、发行机构,还是载体、品种、复制量,都初具规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行业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备。在我国电子出版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出版社由于对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对我国电子出版特别是早期电子出版的探索发挥过骨干的作用。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简要回顾大学出版界对我国电子出版早期的探索,对电子出版业和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出版社成为我国电子出版的最早拓荒者  …  相似文献   

18.
电子出版是一项新型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前对电子出版工作的认识存有几种偏差,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制作完成后没有必要经过专门的编辑出版环节;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是一种具有技术产品特点的出版物,出版人员没有相应的...  相似文献   

19.
图说     
《中国传媒科技》2012,(13):12-15
<正>2012年7月4日日本国际电子出版博览会开幕新华社发关贤一郎摄(新华社照片,东京)第16届国际电子出版博览会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来自全球的150多家企业参展。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子出版博览会展示了最新的电子书终端、数据库管理、著作权保护以及内容发布服务等技术,并将着重研讨电子书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图为一名模特展示东芝的BookPlace DB50彩屏电子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版协电子出版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在湖北宜昌开的会。当时电子出版发展相当快,我们意识到新闻出版行业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即以图书司、科技发展司共同研究,首先给中央打报告,明确电子出版划分到新闻出版范围内,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电子出版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大部分是在计算机公司,比如方正、希望。刚一开始,电子出版有些跨行业,也分不清出版单位与非出版单位,所以成立一个协会来协助行政机关,协调行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当时,中国软件协会有一个软件出版分会,牵头单位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我们两个协会活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