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观察发现。观察发现,是事实现场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观察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2.
张永红 《新闻导刊》2006,(6):33-34,32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尚未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没有发生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发生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杜永和 《军事记者》2002,(11):27-28
基层新闻干事报道员刚搞新闻时,总感到身在基层没有什么新闻可写,其实不然,只要你留心连队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就能时时处处发现新闻。从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新闻基层报道人员每天生活工作在基层,对周围的环境,接触的人,从事的专业都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应该说是个优势,但这也往往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什么事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那就很难发现新闻。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这句话,不是基层没有新闻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只要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发现的科学,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的新闻线索、挖掘新的新闻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但在现今媒体新闻源雷同,独家新闻不易碰到的情况下,新闻发现大多为非“原创型”的,非“制造型”的,而是“挖掘型”的,是一种再发现,即发现新闻背后的“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闻线索的识别和和选择,是新闻采写者的基本功。有人说,世上没有没有新闻的地方,只有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此话不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缺少一双“新闻眼”。只有发现,才有开掘。新闻线索隐含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之中,隐含在众多的一般性事物之中,需要新闻人把它们筛选出来。  相似文献   

6.
衡量一个记好与差的一把重要标尺,就是记的“新闻发现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可见,一个优秀的新闻记,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那么,新闻发现力培养的路径何在呢?  相似文献   

7.
许多刚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感到无新闻可写,有些工作了多年的编辑,记也常常抱怨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和角度。其实,纷繁多变的社会生活中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  相似文献   

8.
"无人新闻"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多 《新闻记者》2005,(3):18-19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人”的缺位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新闻实践中由于对“人”的忽视而制造的“无人新闻”比比皆是。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的新闻里没有人的存在,而是说新闻中缺少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缺少一种对人的命运、情感、生存状态等真正的体贴、关心、重视乃至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中,大都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是新闻报道的源泉。是新闻生命所在。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深入细致地采访和了解,就不会有新闻作品的产生.更不会有大量优秀感人作品的不朽。其实,深入实际何止是对于记者如此重要,对于编辑也同样不可缺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的差错,不是出在记者的笔下.而是出在编辑的手里.共中除了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编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感受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倡编辑也要深入实际.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这对于减少新闻报道差错,提高报纸质量有着共它任何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乃新闻之母有两层意思: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新闻属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何谓发现?发现即所见与众不同,见出人所未见,对生活的观察独具慧眼。对事物的体认独出机杼。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始于记者的发现。 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张永红的文章《探析否定式新闻》。 文章说,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的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这些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用否定的角度比肯定的角度更适合表达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也决定了否定式写法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有一句流传的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因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其实更可以说,没有发现便没有新闻,更不会有精品新闻。一、什么是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认识和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发现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石翼 《军事记者》2005,(7):69-69
近与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函授学员打交道,发现一些学员自参加新闻函授学习之后,心思并没有放到钻研教材和新闻采写上,而是迫切想知道刊稿的捷径和窍门,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去打通编辑的“关节”,走编辑的“后门”,争取早上稿,多上稿。这种急于见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欲速则不达,拔苗不能助长,走邪门歪道更要不得。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素材.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的。与其他兄弟台不同的是.我们没有整个播出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的完成版国际新闻节目.而是根据福建的本地特点对国际新闻素材进行重新编排.这主要是考虑到福建地区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谭丽莎 《新闻界》2004,(2):80-80
什么是“运作新闻”?顾名思义,即是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不是像正常的新闻那样,是记者从社会生活中所发现和采写的;而是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专门策划、制作出来的。“运作新闻”经常出现在激烈的商战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某些公关公司收取了企业的钱,然后制作出赞美、吹捧该企业的新闻;或者是攻击、打压其竞争对手的新闻,拿到媒体上去公开发表,通过新闻媒介的舆论力量.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如著名雕刻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样,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发现,这里指它的动词意义,其本质含义是,对新闻事实传播价值先于世人的正确理解、估价和认识。也就是说,新闻发现必然是新的传播价值的认识。那么,新闻发现在什么层面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敏锐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没有新闻敏感性,就当不了新闻工作;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就不能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新闻敏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培养出来并加以提高的。新闻工作所要求的敏感毕竟不同于其它行业,其它行业主要依靠技术、经验。而新闻敏感主要来自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18.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苏轼有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可见“眼”的重要性。消息也有它的眼,这就是新闻眼.即新闻标题。新闻眼是一条新闻中必不可少的、最关键的要素。它是最能体现新闻主题与思想的标题。梁衡在夜班看稿,常发现已上了大样的稿子还没有眼睛——  相似文献   

19.
陈兵 《新闻导刊》2005,(2):23-24
新闻发现即拿到一条事件性新闻线索.怎样挖掘新闻?挖掘新闻的第一步就是采访。但目前的通病是采访不到位,导致该做大的新闻做小了、该做小的新闻做大了。前者是采访不到位挖不出新闻的分量.后者仍然是采访不到位靠给新闻注水来加重分量。有篇消息讲铁路警方破获一起倒票案.由于只采访了警方(而且采访极不深入),没有采访嫌疑人(利用住在大学校园隔壁的便利收集学生证倒票)、学生等,报道相当于警方的一个工作动态,甚至连收学生证加价倒票这个新闻眼也没有挖出。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5,(2):29-29
新闻的权威性是媒体持续稳定的新闻质量在受众中形成的一种公信力。它与行政的权威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可能是行政级别高的报纸,但你完全可能是读者并不认同和不愿意阅读的报纸。新闻的权威性强调一张报纸长期总体新闻质量的稳定,即新闻的权威性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靠一张报纸自身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