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马庆贺 《新闻世界》2014,(10):140-141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来临。微博与微信是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社交媒体,是新兴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分享与获取的平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后来居上,作为后起之秀的微信正在全力赶超曾经异军突起的新浪微博。本文主要通过新浪微博与微信的SWOT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经营模式的不同,探讨微信是否能在将来激烈的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取代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需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微信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图书推荐是用户评价度最高的微信阅读推广类型,阅读服务是用户需求度最高的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类型;用户的性别、学科背景和年级对需求存在显著影响。文章建议:建设以微信、微博为主的阅读推广平台,加强社交媒体阅读服务,积极开展推广活动,提供差异化的阅读推广服务,强化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5.
从"新媒体时代"过渡到"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生成过程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和发展而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本文描述了网络舆论生成的变化过程,提出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的五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社交媒体,微博、脸书、啪啪、豆瓣等社交媒体网站和手机应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如此形势下,我们的大众图书策划方式必须有所改变,才能适应图书市场的变化。首先变化的就是选题的来源。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社交媒体本身就是选题的来源。社交媒体使潜在读者群更加集中起来,除了论坛,还有微博、博客、QQ群、微信群、豆瓣小站等。潜在读者围绕一个共同话题开始讨论,编辑就可以在其中捕捉到讨  相似文献   

7.
张力 《新闻战线》2023,(24):25-28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主流媒体引导热点、占领舆论阵地的“轻骑兵”。应通过差异化打造评论产品、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舆论引导主动权;精细化运营留言区、及时回应关切,激发受众共情;系统化设计创意互动、培育品牌形象,强化引导效能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相似文献   

8.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在当今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下,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隐私保护并不仅仅是指网络社交媒体对于用户个人隐私的保密程度,更包括用户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本文研究了微信和微博这两个网络媒体对于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措施,比较了两种用户群在隐私保护方面的行为习惯。研究表明,微信更接近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强关系,而微博则更加趋近于公众向社会发声的平台。微信的私密性和隐私保护措施高于微博,微信朋友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分享自身的日常生活,泄露相关个人信息,缺乏隐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罗淑贤  崔悦 《今传媒》2022,30(2):112-115
以天涯、猫扑、西祠胡同为代表的网络论坛在互联网巨变浪潮之中逐渐让位于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但"无心插柳"的豆瓣小组却维持高增长,成为当下互联网时代一块"格格不入的遗迹"。豆瓣小组作为豆瓣旗下产品,创建并维系了一个用户量大、活跃度高、独树一帜和特色鲜明的网络论坛。本文选取豆瓣小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小组成员、小组发言、小组管理的分析,阐述豆瓣小组的传播特色,并探讨豆瓣小组作为网络论坛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的定位、意义与走向。  相似文献   

11.
时下传媒界有一种流行看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强势崛起,纸媒的美好时代已去。我们认为此话只是"报纸衰亡论"一种新的拥趸。其实在当前这种无限互联互通时代,纸媒、微博和微信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克相灭、优胜劣汰的关系,而应该是各展所长、互动互助、共生共长的伙伴。近年来,宁波日报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董占山 《出版广角》2016,(11):70-71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积极地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品牌推广,开展营销实践.本文以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的"故宫淘宝"品牌为例,梳理了其新媒体营销的现状与特点,然后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其营销策略的选择依据,进而得出"故宫淘宝"新媒体营销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步入"社交媒体时代",国内出现很多针对专业医务人员的网站、微博和论坛,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医生中迅速普及。本文试从传统的医学伦理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医生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提出医生使用社交媒体应秉持的伦理道德原则,并为医生群体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提出具体的规范路径,以期在社交媒体时代为医学伦理的绵延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用微信、微博、Facebook等国内外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开展社交活动,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研究结果,我们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就社交媒体环境下,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留学生中得到接受和认同,并得到更好的对外传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伊莎 《视听》2016,(11):112-113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发展,其及时性、共享性、互动性为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博在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极化现象的"温床"。本文从微博传播机制出发,探讨微博舆论极化现象与微博评论转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选取2016年热议的王宝强离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微博用户评论转发行为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佩 《传媒》2016,(5):66-6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社交媒体的巨大冲击,然而,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的数量巨大、内容繁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仍然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把关”(Gatekeeping),通过反复核实、汇总提炼,将社交媒体中嘈杂的内容,转化为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社交媒体的元素,使得新闻产品与受众的接近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国外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我国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政府和机构也非常重视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信息、提供服务,"两微一端"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新媒体的标配,陕西西安等地方政府还专门开通了抖音账号,拍...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如果等发展成熟再跟进使用,会失去该平台的黄金成长期,越晚进入门槛越高。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用"狗熊掰棒子"来形容目前传统媒体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开设媒体公众账号的尝试,"先是微博,然后是微信,微信之后呢?我认为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而传统媒体还是要回到  相似文献   

19.
鲍国之  董向慧  吴阿娟 《传媒》2016,(11):66-68
2011年,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提出SoLoMo的概念,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交(Social)、本地(Local)、移动(Mobile)的时代。“SoLoMo”一经提出,便得到全球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公认。近几年,中国的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迅速普及,本地化应用软件井喷,移动互联网高度覆盖……“SoLoMo”已然是大势所趋。在SoLoMo时代,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如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社交、本地、移动三个维度在新媒体发展中如何分化、融合?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与判断,能够帮助我们掌握、预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为新媒体发展方向做出客观评价与判断。  相似文献   

20.
郝烨 《传媒》2015,(22):75-77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标志着高聚合性、高黏性的信息生产方式正在流行起来.越来越多拥有较强生命力的互联网产品的产生标志着Web2.0时代的来临.社交媒体既是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同时也肩负着网民在网络社会中进行自身角色重构的任务,个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重新塑造个人形象成为这一时期拟剧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