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为地方服务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开展政府舆情信息服务从无到有,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典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章对我国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从服务历史沿革、服务内容、服务产品以及服务评价进行归纳,总结成果,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当前现状的服务对策,帮助图书馆提高舆情信息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舆情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信息日益重要,研究与开发舆情信息,有利于政府开展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图书馆开展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国内舆情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界定与辨析、舆情信息工作、舆情机制、网络舆情等,国外主要是舆论主客体、民意调查以及舆论、媒体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外舆情对比评价,为舆情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2012网络舆情管理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政府机构、品牌公司、企业界、专业舆情监测服务等众多机构的高层嘉宾参与了峰会,并围绕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舆情管理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舆情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舆情业务部产品总经理李崇纲以《社会化网络时代的舆情分析》为题发表主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中一项崭新、却又十分重要的业务。网络舆情研究是在网络舆论影响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以网络舆情、网络视听舆情为基础展开,结合现下的软件舆情监测系统,分析并对比与人工监测的差别,探索建立舆情分析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孙宇 《声屏世界》2013,(10):145+144
为了更好地的帮助安徽等二三线市场的客户了解到最新的广告网络市场动态以及新技术、新资源的更新。金鹃聚力互动传播机构斥巨资打造舆情监测系统,为客户解决如何及时发现消费者对自身品牌及竞争品牌的各种意见反馈,并及时把握和引领消费者评价。舆情监测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金鹃和梅花网一起为客户打造了舆情监测产品,成为公关监测和情报搜集的第一工具,该产品主要用于监控自身企业和品牌的新闻报道,了解竞争对手的事件和行为,搜集和分析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市场信息和负面新闻及时预警及追踪。同时该监测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公关和各类信息研究职能,可以为企业市场部门例如公关、传播、媒体关系以及广告公关公司,为其服  相似文献   

6.
结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决策内参舆情信息服务的实践,通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和舆情数据库建设两个方面,探讨图书馆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和新技术在舆情信息服务领域占一席之地,思考舆情信息服务将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进机理,以准确掌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为相关部门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并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搜集国内外多媒体网络舆情相关文献,结合传播学理论,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分类、特征为基础,研究其发展规律、演进要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剖析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揭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阐释了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和演进机理,为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深入研究及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图书馆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履行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服务的职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于2005年推出了“两会”舆情信息服务.经过八年的尝试与探索,这项服务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服务流程和多种成熟的服务产品,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图书馆在网络时代拓展舆情信息服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9.
舆情是公众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是社会心理、社会态度的外部表达。今天,大数据技术与新冠疫情叠加,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世界的舆情环境,也造成了当前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变化。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国家安全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均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舆情研判、舆情治理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工作。面对网络舆情对治国理政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争取在舆情引导和国家发展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不断跃升,网络舆情日益受到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的重视.提供网络舆情监测服务的专业机构、公司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机理能够快速、高效、精准地为政府舆情监管部门提供网络舆情监控服务。[方法/过程]在探讨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要素、机理进行分析,从数据聚合、子库协同、调度管控、算法匹配、需求反馈、交互服务、协议适配7个方面展开知识库群互操作机理论述,并深度解析机理与要素、过程以及机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完善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詹骞  孙宇 《当代传播》2021,(4):100-102
内容型网红通过展演"真实"生活来构建与公众的亲密感,并通过专业的内容生产来增进自身的可信度,从而增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其舆情特征包括娱乐性议题易转化为社会性议题、舆情具有多维度的可拓展性、舆情议题易发生迁移和共振、优质网红能引发积极舆情等.由是,要重视对内容型网红的价值引导和培育,以期这一重要的意见领袖群体能在网络舆情中发挥正向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喻健  唐亚娟 《新闻爱好者》2011,(18):148-149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呈现新动向,诱发因素来自社会、高校、家庭、个体、自然等方面。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内容集中在政治热点、社会焦点、学校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舆情特点表现为群体性和复杂性。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的措施有:创新舆情快速捕捉机制,关注舆情热度的内涵和来源,加强舆情深度分析和应急管控。  相似文献   

14.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呈现新动向,诱发因素来自社会、高校、家庭、个体、自然等方面。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内容集中在政治热点、社会焦点、学校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舆情特点表现为群体性和复杂性。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的措施有:创新舆情快速捕捉机制,关注舆情热度的内涵和来源,加强舆情深度分析和应急管控。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作为公众话语表达的渠道重要性与日俱增,形式多样的网络舆情产品逐渐成为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据。网络舆情的负面倾向、技术倾向、管理倾向决定了舆情产品的实用工具属性。政府和企业强烈的需求促使网络舆情业迅速成熟并走向激烈竞争。网络舆情产品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参,向决策层输入信息时具有封闭而高效的特点。网络舆情产品在公共决策中的传播功能日益显著,并成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深刻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思维方式,成为了舆情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为高校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可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提前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及预测,打破了以往高校传统的限制、围堵等简单的方式来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网络和舆情信息工作是对普罗大众相关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是民情和民意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入侵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必须构建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便于"网络舆情"的管理。为此,文章基于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传播周期和"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预警机制和监管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薛园园 《东南传播》2012,(11):55-56
传媒业一直在找寻使其自身产业化的方式,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多元化经营。充分挖掘传媒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开创新的盈利增长点。信息资源作为传媒业最大的优势,如何在此基础上创造增值业务实乃重中之重。目前全国性媒体在这个领域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运营模式,而区域性媒体仍未取得较好发展。这不仅与自身资源优势有关,还与其运作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将以四川新闻网舆情服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来阐述当前区域性媒体舆情服务样态及其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为防止微博失实舆情爆发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研究如何对微博中关键节点的倾向性进行分类,以及时制止恶意煽动群众情绪的节点,防止更多微博用户被误导,并通过不同的思想引领方式,由点及面地对微博用户进行思想引领,更好地净化微博舆情环境。[方法/过程]利用超网络和动态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关键节点,通过对其情感倾向性进行分析,提供不同的引领策略。[结果/结论]微博舆情生命周期内会出现5类关键节点,思想引领可分为智能引领和智慧引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舆情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何将两者很好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突破个案分析的思维,结合大数据进行舆情分析。通过分析新模式下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进而对大数据技术分析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