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某报举办的记者、通讯员培训班结业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给一条消息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评介文章。参加考试的同志,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写。考试结果,在近50份考卷中,只有几份做得比较好,得了优,其余大多数是良好和及格。考试之后,有些同志问:什么是评介性稿件?为什么要写评介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份清代考卷,分析当时的考试制度、考试程序、考卷事前事后的运转,以及防止考生和考官舞弊的措施,或许对今天的各种考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新闻宣传的业余爱好者。去年中学毕业以后,曾写了不少稿件投给报社、电台,但这些稿件都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对此,我非常苦恼,不知该怎么办。我请教编辑同志:为什么我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呢?究竟如何才能把稿件写好呢?  相似文献   

4.
青年作家陈国凯同志,与著名文艺评论家萧殷同志有着师生情谊,他在悼念萧殷同志的一篇短文里说“四人帮”垮台以后,萧殷同志一度担任《作品》的主编,约他写稿,他一连写了几篇小说,结果都被很快退回来了.他很纳闷,心想:这些稿子都是您约的,干么都退回来了?因而心里颇有些不快。后来他碰到萧殷,萧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编刊物是只认文章不认人的。私交是一回事,文章又是一回事,我不会因私交而降低对作品的要求.”陈国凯很受感动。但是,我们现在也有极少数编辑同志,在选用稿件的时候,往往不是以稿件质量的好坏,决定取舍,而是先看这稿件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今年首次招考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中文写作考试的题目是:《我对改革的思索——从一件具体事情谈起》。这个命题的应答考卷共有900多份。经过评委审查,其中有不少佳作,有的评分较高。本刊从这批考卷中选出三份在此发表,各篇题目是编者加的,内容作了一些删节。从这几份考卷中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学院招生对象应该具有怎样的中文写作水平,以及什么样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这些答卷虽然并不涉及新闻工作本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我们相信,本刊的许多读者还是会有兴趣去阅读它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今年首次招考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中文写作考试的题目是:《我对改革的思索——从一件具体事情谈起》。这个命题的应答考卷共有900多份。经过评委审查,其中有不少佳作,有的评分较高。本刊从这批考卷中选出三份在此发表,各篇题目是编者加的,内容作了一些删节。从这几份考卷中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学院招生对象应该具有怎样的中文写作水平,以及什么样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这些答卷虽然并不涉及新闻工作本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我们相信,本刊的许多读者还是会有兴趣去阅读它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今年首次招考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中文写作考试的题目是:《我对改革的思索——从一件具体事情谈起》。这个命题的应答考卷共有900多份。经过评委审查,其中有不少佳作,有的评分较高。本刊从这批考卷中选出三份在此发表,各篇题目是编者加的,内容作了一些删节。从这几份考卷中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学院招生对象应该具有怎样的中文写作水平,以及什么样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这些答卷虽然并不涉及新闻工作本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我们相信,本刊的许多读者还是会有兴趣去阅读它的。  相似文献   

8.
日前参加一次会议采访,稿子写好并请某领导同志审阅后,准备发排。哪知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打电话来的某领导声称:稿件中有关领导的名字排列需‘再商量一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只好将即要发排的稿子再次拿去‘商量’。要求‘商量’的领导说出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话来:‘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几十个人,稿件中只提到几个人,是何道理?——我的意见是,要写都写上,要不写都别提。’我急了,浑身只冒汗。这边是当官的坚持要求在报纸上亮个相,来个‘流芳百世’;那边是拣字工在急切地等待拣字。结果,折腾了好长时间以后,我只好在稿件中增加了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9.
黄在明同志: 你来信提了三个问题: 一、所有的稿件都要通过领导审查盖章吗? 二、采写的新闻稿件属实,但领导却不愿意盖章时怎么办? 三、采写的批评稿件属实,与被批评者见面时,被批评者不同意又怎么办? 你提出的确实是许多初写新闻报道者普遍遇到的一些问题。兹简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步一得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农民,有写稿的愿望和热情,但一篇篇稿件常如泥牛入海。我想,象我这样何只一个?希望贵刊多介绍些浅显易懂的写稿经验和采访知识。淇县北阳乡黄堆村斐海洋编辑同志: 我们乡里许多领导同志都想写稿。他们深知提高通讯员采写水平的重要性,他们理解农村新闻爱好者渴求学习的急切心情,所以给每位通讯员订一份《新闻爱好者》杂志。目前,农村有许多新闻爱好者新苗苗,但不知怎样把稿写好,所以都希望从  相似文献   

11.
在省报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位读者给报社写信批评报纸说:“我每日打开报纸,看见报纸上各大版的稿子,几乎都成了本报记者写的,群众写的稿件登不上,希望报纸改变这一现象。”对这位读者的意见,怎么看?我们当时的报社总编让群工部的同志统计了几天的《人民日报》,最后他得出结论说:“记者的稿件登得多?是好现象,《人民日报》发本报记者稿件达到94%左右(包括新华社电稿),我们还不及哩!”那位读者的意见给否定了。可这件事儿,一直在我的脑子里逗留着。近  相似文献   

12.
百炼钢化绕指柔,文章需经反复改。修改是撰写稿件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凡稿件写得好的通讯员,无不都在精心修改上下过工夫。世界文豪阿·托尔斯泰说得好:“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那么,怎样修改已经写好的稿件?“五个一”的方法对我们通讯员不无借鉴作用。“想一想”。写稿件要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时刻想到“假如我是读者”,这样写会引起读者的一些什么反应?读者对哪些问题最感兴趣?改动自己的稿件往往下不了手,这是写好稿件的一大忌。“放一放”。在稿件写好后不要急于寄出,最好学习果戈理的方法,将它先放上几天,等头脑冷…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立足农村金融,面向整个社会,是写活金融稿,尤其是提高地方报刊刊用率,扩大金融宣传的首要条件。在这个条件下,究竟如何写活农村金融稿件呢? 一、术语大众化。农村金融业务稿件,难免会有术语,但术语太多,有时会影响地方报刊、电台的命中率。有的稿件由于术语太多,编辑一时又搞不清楚,即使是好稿,为了保险起见也,有“割爱”的。要解决术语大众化问题,还要提高认识。有的同志认为,稿中术语多,才能显示出自己是內行涫?这是偏见。稿子中写几句术语是不需化力气的,真正有水平的,需要下功夫的是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术语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因为这不仅要对术语有深刻的全面理解,还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4.
读者,是我写稿评仪稿件的良师益友.稿子写得怎么样?成不成功?读者最有资格,最有发言权.因此,我在写稿过程中,常常把写好的初槁念给身边知情的人听,或给他们看,聘请他们当我稿件的评议员,征求他们意见:“你觉得这篇稿子写得怎么样?”他们一听一看一惊,说“写得好”!说明我槁子写得成功,上新闻单位有希望把握.如果他们吞吞吐吐,不大满意,说明我稿子不行,还需要加工补火,并征求他们意见加进那些素材内容适合?然后再修改.实践证明,这样效果很好,发出去的稿件,大部分达到见报上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层通讯员扎根在基层一线,肩负着长期为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新闻稿件的任务,但在写新闻报道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道新闻稿件该写什么、怎么写?投稿成功率一直不高.在此,笔者结合平时的写作体会,建议基层通讯员写好新闻稿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我在通过与《安康日报》编辑韦东的交往中,深深休会到通讯员与编辑交朋友的真正含义。今年元月以来,我由于进修后重返工作岗位,写稿热情很高,韦东相继编发了我的几篇稿件。正当我以两天一篇的速度给他送稿时,他却停止编发我的稿件。我感到纳闷:我的稿件时效性很强,有内容,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什么不发我的稿件了?我仍勤写不辍。韦东同志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有一天当我又给他送稿时,他把我留住,细谈了一次。“你的稿件最近送得很多,勤写要保持。但我这段时间为什么不发你的稿子? 一方面,版面有限,还得统筹安排全区的、不能老发一个人的稿件。另一方面,不客气地说,你的这些稿件,与你前段时间的稿件相比,没有什么提高。主要是反映的事情很小,也很浅,没有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当我提出新闻稿件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时,不少同志脱口而出:“那自然是写出来的!”我说:“这个回答顶多是说对了一部分。”新闻稿件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任何新闻稿件都是先采出来,然后才能写出来。但是,不少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只看到新闻稿件是写出来的,却不理解它首先是采出来的。因此,对待一篇新闻在写作上下的功夫较大,而忽视或不重视采访。即使出去采访也像蜻蜒点水一样抓些一鳞半爪的材料,回到办公室闷头写上半天或一天。结果是,尽管在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也难出“精品”。穆青同志曾说过:“手里没有好的素材,文字再考究,也弄不出好东西。”笔者刚步入新闻工作岗位时,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是40年前的一个秋天,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  相似文献   

18.
当了几年记者,悟出了一点道理:消息也好,通讯也罢,千万不要写长了,越短越好。如何短?就是写最“提神”的那一点。我近日翻看发表的数百篇稿件,发现在社会上引起点反响的,都是几篇“小不点”。洋洋洒洒数千言的稿件,真是下力不讨好,没人理茬。“小不点”为啥惹人爱?思忖再三,原因找到了——“小不点”只写最“提神”的那一点,一多就长了,长了读者就倒胃口。怎样才能写好最“提神”的那一点?思来想去,似乎应抓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有一位报道员向我诉苦说,现在通讯员写批评稿很难,特别是写批评顶头上司的稿子更难。他说他们乡的领导每逢上级机关来人,必搞大吃大喝;自己满腔愤慨,就是不敢写,怕写了领导给穿小鞋或丢掉饭碗.此类事情我也曾遇到过,但也没敢去写。请问,对这类事情,我们通讯员应该怎么办?又该怎样写呢? 辽宁北镇县安春英安春英同志: 你反映的情况很实际,的确,通讯员对写批评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人和事的稿件。还愿意去写;但一遇上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劣迹或本单位的“家丑”,就不敢写了,这其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通讯员——人民事业的积极分子遇到该批评的而不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天地》杂志作为省委宣传部主管、湖南新闻界主办的一份公开期刊,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可喜可贺!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在创刊号上写几句话,写什么呢?刚刚跨入2001年,人类已经进入了新世纪。21世纪将是一个飞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