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是最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有多种多样的体裁,如消息、通讯、来信、评论、调查报告等,被称为“十八般武艺”。而这“十八般武艺”中,消息是常规“武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它以简要的文字真实地迅速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消息是报纸新闻的主体。报纸所以被称作“新闻纸”,就是因为它以刊登新闻为主,新闻则以消息为主。消息在报纸上要唱主角,要占主体地位。这是现代新闻写作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新闻界同仁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俗语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消息写作也如此。新发生或新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同“红花”,而背景材料恰似“绿叶”。用“绿叶”来扶植“红花”,在消息中往往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功能。从报纸上常见到一些消息写得单薄,说不清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有的消息读后又似懂非懂,甚而引起这样那样的疑问;有的消息介绍先进经验或工作方法,却没有写出产生这一经验或那一方法的主客观原因或历史条件……消息中出现诸如此类种种毛病,可以说都是不用或不善于使用背景材料造成的后果。正如一位新闻学者所说:“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  相似文献   

3.
消息中没有任何细节描写,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习时,我到某电台新闻部请教关于消息细节写作方面的问题,一位颇有才干的编辑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我们这里一般不注意消息细节。”事实正是这样,在我们目前的报纸广播中,存在大量缺乏生动细节的消息。请看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4.
6月21日,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夜读《杭州日报》,看到头版头条消息《纪念定海保卫战公祭三总兵典礼在舟山举行》,他问:“三总兵是谁?”因为报上没写明三总兵的姓名,我凭印象替报纸交代了背景。儿子又问:“总兵是什么职务?”我说不出,报纸也没有介绍有关资料。儿子与我至今存疑。 次日,找出省城另4家报纸,这一报道都登在头版头条,可见各报对这一报道的足够重视和兴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1986年11月5日一版右下角,刊登了一条不至300字的消息,题为《杭州岳王庙起火,牛皋殴被烧毁》,消息全用事实说话,同这些年来在报纸上一些动不动就从法律上随意乱扣罪名的报道比起来,堪称法制报道中的佳作。说它好,据我看,头一条就好在把正确的观点寓于客观、公正的事实之中。这条消息,除报道了起火时间、烧毁情况及损失金额之外,还报道了这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记者在报道存在的问题时,只是用事实说话,并没有用自己的主观看法说话。这就不同于其它一些法制报道,写稿人常是“帽子加例子”,先下定论,然后再找几个事例说明。还有一种写法是,通篇塞满吓人的罪名,可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有介绍清楚。记者的职责,主要是尽快地将新近发生的具有新  相似文献   

6.
报纸上的不少消息,标题概括地告之了基本事实,但是直到把整篇文字都看完,才能知道具体事实;这还算是好的,有时,就是全看完了,对基本事实仍然不甚了了。原因不外两个,一是对事实本身就没有交代清楚。另一种更常见的原因,是消息的叙述结构不当。后一类问题的消息常见,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就以光明日报2002年3月11日四版的一条消息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消息这种体裁在报纸上从质量和数量来说都应居首要地位,没有消息,报纸就称不上"新闻纸".目前,在一些报纸上,消息却处于弱势地位,而总结式的报告却充斥版面,内容大多空洞无物,读来令人乏味至极.若是消息长期处于弱势,报纸就不可能吸引读者.消息这一新闻"决餐"质量亟待提高,这是每个采编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平日里,经常听到有人用“一张报纸看半天”来批评一些人高高在上、无所事事。因为笔者也常常“一张报纸看半天”,所以,每每听到此话,便产生诸多感慨。一张报纸,刊载了重要消息或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我总是纸不离手,反复阅读,力求看得细一些,领会得深一些。何止是“半天”,有时甚至是一天、两天……对此,恐怕不能用此话来指责吧!这是  相似文献   

9.
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是报纸最显著的标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消息处于决定报纸优劣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写消息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近些年在办报和读报当中,发现了消息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亟待改进的问题。会议消息突破少现今,翻开报纸,会议消息繁多,尤其是头版版面,几乎全被会议消息占有。新闻教科书上新闻的分类本没有会议消息这一项。按新闻教科书上的分类,会议消息应属于动态消息,即“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及时迅速抓住事物的特点,主题集中,简短生动。遗憾的是,许多会议消息的…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的受众.只要留心,不难发现猎奇编造、“合理想象”、道听途说的失实报道.报道失实,便造成很坏的影响.如某市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这样的消息:某地庙人一个洞穴里藏着两条大花蟒,晚上爬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一个出身捕蛇世家的青年女医生智擒这两条大花蟒,为民除了害.消息刊出后,一读者来信说这消息是假的,经查实,除了稿中的时间、地点外、人名及内容都是作者凭空虚构的.这种失实报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闻用事实说话,不用事实说话,就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1.
从报纸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消息,开头不是写“最近”、“日前”等含糊的时间概念,就是写“开业或开工以来”、“十多年或近几年来”如何如何。前者多是事件性消息,用含糊的时间概念打马虎眼来掩盖报道事实的“时过境迁”;后者又多是非事件性消息,报道那些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事实,却缺少构成新闻的“由头”。如北京一家报纸刊登的一条消息,开头便这样写的:“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13年来累计竣工住宅1000多万平方米,使首都70多万市民搬进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居民小区,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及本市提前步入‘小康’作出贡献。”读者看到这条消息的开头,就感到这是  相似文献   

12.
最没有“文章”可写的,大概就是地县级报纸的编辑了。因为这类报纸的主要读者对象不会跑到全国去,甚至连全省都不可能遍及。因此,有些报纸的总编对于名人的文章并不感兴趣。对于他们,至关重要的是当地领导的文章和讲话。名人既无法解决他个人的晋级、丰禄、升迁,有时倒会影响他的前程,这已经有许多人应验而成为放之报界皆灵验的事实。究其所以,大概是因为“改革开放”之风也席卷到了这些地县级的报纸。记得海外报界文学版编辑听我说到上面的那种理由时,十分惊讶地说,在我们那里,虽然也闭塞,但一有名人的文章,销售量都大些。我笑笑,无言以对,大概这也是  相似文献   

13.
平日里,经常听到有人用“一张报纸看半天”来批评一些人高高在上、无所事事。因为笔者也常常“一张报纸看半天”,所以,每每听到此话,便产生诸多感慨。一张报纸,刊载了重要消息或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我总是纸不离手,反复阅读,力求看得细一些,领会得深一些。何止是“半天”,有时甚至是一天、两天……对此,恐怕不能用此话来指责吧!这是其一。其二,有些同志,或者是职业的缘故,或者是个  相似文献   

14.
“要让新闻鲜活起来。”这确实是媒体很值得在实践中认真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地市级的报纸上,新闻消息能否鲜活起来,从根本上说,它取决于新闻记者获得的新闻事实是否新鲜。要获得新鲜的新闻事实,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把新闻消息写得鲜活一些,  相似文献   

15.
首都几家报纸的摄影记者诉苦: “我们报社总编室的同志(包括有的总编辑),要求报纸新闻照片直接配合文字消息刊用。”“他们认为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只能起填空白、美化版面的作用。在设计版面时,先把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作了周密安排,最后看到那里有空白天窗,再安排照片。”“有的编辑告诉摄影记者,版面已经定了,要求拍摄一张横幅的照片。”如此等等,要摄影记者去“按图索骥”。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的话,请问这几家报纸  相似文献   

16.
郭瑞璜 《今传媒》2003,(1):21-22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报纸上,消息头使用“×报综合消息”(或“本报综合报道”等类似形式)的情况逐渐多了起来。有的报纸的某些版面所发的消息,大多数都使用“×报综合消息”的消息头,个别版面甚至每条消息都是“×报综合消息”,给人以使用过滥之感,亦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大人物、知名人物、重要人物、特殊人物等去世,这也是新闻,一般说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他们逝世何时公开报道?做法却不尽相同。我认为,应该死后即报。其消息可云:某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于某地去世。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应尽快让人们知道。至于其它情况,可另作报道。现在,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经常有死讯迟到的消息。例如,某省一位名人9月15日逝世,当地的报纸到11月23日才公开报道,时隔两个月零八天。再如,有一位老干部于11月9日逝世,该省的报纸到第二年1月6日才报道,晚了两个月。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读报人看了这样的“死”新闻,会作何感想呢?  相似文献   

18.
写文章,一般都讲究文章的结构、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消息这种文体,就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这一讲里,我们着重谈谈消息的开头——导语. 导语是消息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消息结构的组成部分,也可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就曾把导语称为“消息的眼睛”. 早期报纸上的消息没有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客观实际的需要,于十九世纪中叶后,报纸的消息中才出现了导语,并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9.
“推敲”故事流传千古.贾岛当年苦苦研究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时,他并不在乎和尚在那个月夜到底是推了门还是敲了门,只是一味在想象中研究怎样开门才有意境.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却是新闻工作的大忌.文学有文学的推敲,新闻有新闻的推敲.以我之见新闻推敲,除了用词的准确、精练、生动外,其落脚点再应放在事实与原因两个方面.先谈事实推敲.在新闻写作中,这是比文学推敲再严肃更重要的任务.例如《陕西日报》曾刊登一条消息一个六十七岁的老太太上山挖药时打死一只豹子.消息传到美国,纽约一家报纸想转发这条新闻,可是在消息中发现几处不大可信的地方.这家报社两次打长途电话到陕西日报社找作者核实,未能找到作者,便不肯轻率发表.后来,借某代表团访华之机,让代表团长充任特派记者,要他核实老妇打豹子的事实.这位特派记者找到消息作者,提了一连串的问题,由作者补充了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第四期上有一篇"不要忘记一般地区和后进地区"的批评文章是针对山西日报写的.我认为批评中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一些有益的意见,无疑,这都值得山西日报加以检查和改进,力求在报道中克服这种可能克服的缺点;但批评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更有一些不符事实的指责,这也需要我们加以很好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说明.关于批评中的一些事实的说明文章中指责道:山西日报的报道地区不平衡,忽视后进或一般地区,因而有些通讯员编出这样一段快板:“农业生产是长治,统购统销有晋南,临时消息抓榆次,雁北、忻县不见面."我认为这段快板的内容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山西日报的报道是不是”农业生产是长治,统购统销有晋南,临时消息抓榆次,雁北、忻县不见面"呢?这里我不妨从统计数字来加以考察.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