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从内容、特征、文学价值等方面对《史记》复仇故事作了较全面地分析,认为这些复仇故事,或实录或虚构,不仅真实表现了作者复仇情绪,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武帝以前复仇文化面貌,对后来的复仇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著名词人辛稼秆善于用梦来表达丰富的情感①,也能在梦词中展示高超的创作技巧、多样的艺术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从意境形象性、时空跳跃性、现实对比性、梦象寄寓性、风格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肯定其梦词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辛词中不乏愤世嫉俗思想,其梦词创作也堪称典范作品。他大量的梦词创作,不仅体现了作家本人那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同样反映他对词的艺术自觉追求。稼轩梦词不仅有传统的相思离别,更有对收复中原战斗的渴求,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对投降派的批判以及对自由人格的追求。这些内容是前所未有的,是个创举。辛弃疾不愧为一个多“梦”的爱国词人。  相似文献   
4.
5.
作为通使之官的“行人”和诸侯襄助之官的“相”,凭籍其对礼义的精通、对国内外事务的熟悉和形势的洞见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诸侯聘礼宾主用诗言志的交流过程中,或代诸侯、或襄助诸侯赋诗言志,交流沟通,最终完成“诗以言志”这种独特的传播接受机制,达到出使和感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