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研究方法1.1调查对象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湖南、辽宁等10个省市体育局的10位领导,91位运动员,25位教练员,13位管理人员,22位科研人员。1.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2)问卷调查法:制定《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意见调查》问卷,其折半信度为0.922,内容效度为0.9  相似文献   
2.
收入差距制约体育消费需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1995—2000年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体育消费方面的科研论文及1999年经济学动态有关居民消费差距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剖析。结果如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制约着国内体育消费总量的增加;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中西部体育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不同职业人群间不合理收入,妨碍体育消费结构的升级;城镇居民间收入差别在拉大,加剧体育有效需求的不足。建议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有针对性地启动体育消费,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是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解读数据赋能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可行性基础上,探讨其实践成效、困境及创新路径,并得出结论:当前基于数据赋能的全民健身多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治理内容更加精细化、治理手段实现转型升级,但是也存在多元共治格局有待优化、数据问题有待治理、数据赋能非均衡有待关注等实践困境。未来数据赋能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需要在治理理念、多元共治格局、数据生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制度体系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产业结构变化、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以及共同体生活化的融合发展中,建设与完善公共体育健康服务体系面临着多种机遇,围绕全民公共健身服务的要求,构建高质量的群众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是新时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康需求的有力保障,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政策的重要推手。以共生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冬奥会与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建设理念、目标、内容以及制度的共信共建模式分析,现实审视奥运会与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的建设联系,进而阐述关系—互动的衍变逻辑。研究认为,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是以体育健康塑造与水平提升为宗旨,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发生系列体育健康行为关系的场域空间。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与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项目、设施、服务、治理”关联共生。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的初步建设,通过赋能场馆设施与产业治理,推进了健康消费;通过盘活特色项目与健身服务,筑牢了健康之基。体育健康生活共同体建构逻辑包括:创编实践开放包容的运动项目,生成传统与特色兼容的共生单元;顶层设计绿色生态的场地设施,打造规划与补偿协同的共生环境;精细供给创新共享的健康服务,构筑智慧与普适交互的共生界面;规范证成廉洁...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化自身存在的困惑表明,单靠西方文化已不能化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困境.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应追求全球性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有机融合.作为治理国家及社会管理之道的儒家管理思想可融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儒家"以人为本"、"德治"、"贵和尚中"的管理思想及其"义利观"对遏制奥林匹克运动或奥运会的进一步异化有积极作用.儒家管理思想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有助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旅游开发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优势、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导职能;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与导向职能;多元化开发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创建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引进与培训体育旅游专门人才;加强区域体育旅游协作,深化体育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大众体育服务,对后奥运时期我国由竞技体育向大众健身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其对大众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网络建构方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实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第25—27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情况和近年来的重大体育比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我国近年来竞技体育的实力变化。旨在为在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我国竞技体育优势地位的保持、准确定位和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前瞻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内容和层次,并对“中华体育多媒体演示系统”这一应用实例的研制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具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即大学竞技体育起始于1986年,对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与单纯的追求锦标主义,使其体现为社会本位的“工具化”与中国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相悖,出现大学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竞技化”倾向,没有发挥大学体育培养健康与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功能。大学竞技体育目前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内核,它还需要历史的积淀与价值观念的转变。只有回归“人文性”,才能弥补大学体育在其发展中出现的“人文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