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眼中,话语体现为将声音作为手段和目的进行传播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话语权.话语权不仅仅是指说话权,而是指控制舆论的权利.就我国对外新闻报道的话语权而言,话语权实际上指的是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运用.  相似文献   
2.
3.
当今移动网络生态下,如何开创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是学界与业界都应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流化、规范化、品牌化,向"信息十服务"深耕,亲民化、可视化等特点,基于对协同机制、沟通元理论及多语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面向渠道、内容与语态的政务新媒体创新传播的路径策略,包括协同策略下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再造、基于不同传播内容设计基于该沟通元的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基于不同语用环境对政务语态进行变革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与创造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如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会使得数学内容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如按照“归纳、类比—猜想—证明”的思维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  相似文献   
5.
曲茹  孔亮 《新闻与写作》2022,(8):97-103
作为冬奥会期间展示中国和北京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2022北京新闻中心将数字孪生为核心创新理念的元宇宙技术应用于新闻采访等诸多场景,为元宇宙与国际传播的未来演进施划了路径与方向;以内聚焦视角搭建的共情叙事场景和以可爱为核心的共情传播,建构了情感共同体,有效提升了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效果;以城为媒,以多维视角和身体经验形塑北京,全息传播北京城市形象。对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多角度观察与多维度探析,将为北京进一步发挥“双奥之城”独特优势、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上界的语言     
音乐是语言的延续。人类表述方式在语言上穷尽了,就出现了音乐。所以再美妙的叙述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出音乐给人的感受。然而音乐又是不能讲述的,讲述它比及唐诗宋词的翻译还要拙劣,只能用心去感受……  相似文献   
7.
曲茹 《现代传播》2005,(6):124-126
电视剧是电视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态,我们要谈及的文学性对于电视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是文学性对于电视剧艺术的意义。从剧本的文学创作开始,就决定了电视剧接受文学滋养的先天性,各种文学手法的借鉴也是电视剧从文学中吸取营养的主要方式,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学传统、文学精神的传承,这才是电视剧最应该感恩于文学和文学性的地方。文学作为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大容量和最高智慧的艺术形式,它的超迈性的精神气质融入电视剧的血脉将是文学性对于电视剧艺术的最大意义,也只有将文学性渗透到电视剧的细胞和血液里,电视剧审美把握世界的使命才…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开始,广电总局针对黄金时间电视剧的播出颁布了一系列"禁令",目的一是清理整顿,一是提高质量.但"主旋律"与"黄金时间",说到底仍然是题材与电视剧市场的问题,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我们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多误解.如何理解题材与电视剧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电视剧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电视剧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故事"这一基础之上的,而"故事"才是观众对于电视剧最基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陷入新困惑的时候,韩国历史剧《大长今》的热播,给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和中国电视剧创作者一针清醒剂,藐视也罢、漠视也罢,都不能回避和掩盖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问题———超越与坚守。在哲学上,“超越”与“坚守”是矛盾的辩证统一,“超越”是事物结构的根本改变,是质的变化;“坚守”是事物结构的维护,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在美学上,“超越”是开放的张扬、是超脱之美;坚守是坚定的自我、是静观之美。在艺术创作上,“超越”是对固有模式的突破,对崭新形式的探索;“坚守”是对创作规律的尊重,对艺术个性的坚持。而今天,《大长今》无论是艺术形式的创新、历史意识的超越、文化观念的秉持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借鉴和思考:超越创作模式,坚守艺术个性;超越历史苍白,坚守艺术真实;超越狭隘意识,坚守文化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