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兴是中国推翻君主专制,缔造民主共和国的时代伟人,是和孙中山并列的开国元勋.学术界对黄兴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大批成果,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一本探讨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兴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专著。其中:既有与黄兴同生死、共患难、为了实现共同的革命理想而长期合作的亲密战友,也有在黄兴教导与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志青年,还有倾心支持黄兴从事革命活动的仁人君子。从年龄来说,有比他大20岁的前辈长者,也有比他小至13岁的英俊青年,而绝大多数则是相差不过10岁的同辈人士。黄兴在这批人士中属于年龄较大的兄长一辈。从地域来说,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云南、四川、陕西、直隶(今河北)等13省,绝大多数属于南方省份。尤以两湖地区最多。尽管他们有年龄之差,地区之别,但都有一个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良好愿望,绝大多数都与黄兴长期保持亲密的关系。即使有些人在政治斗争中与黄兴有过政见分歧,由于黄兴盛德大量,光明磊落,宽容谦让,诚信待人,彼此之间也能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大多是在长期合作共事中建立起来的,而这种友谊的建立与增进,又进一步推进了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3.
吕振羽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人之一的成功秘诀一、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武器;二、勇于探索;三、勤奋刻苦;四、把史学研究与现实斗争需要恰当结合,方向明确.  相似文献   
4.
5.
三、可贵的改革思想 鸦片战争时期的改革派,不愧为当时一批最先进的人物。当绝大多数统治者还在沉酣太平的时候,他们却洞察到社会危机的来临,毅然吹响改革的号角,大力推行经济政治改革;当西方资本主义加快侵华步伐、民族危机日渐加深之际,他们又最先觉察到此乃数千年来未有之奇变,果断地提出严厉禁烟、学习西方长技、抵抗西方侵略的主张。他们不但积极投入了改革的实践,而且提出了改革的理论,从理论上、历史发展趋势上阐明了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林家有教授主编的“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研究丛书,最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共计18种,每种30万字左右。全套丛书以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互动为主轴,从各个角度探索了政治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发展关系,既促进了中国近代现政治史研究的深入,又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对于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尤努力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时期的改革派,对内主张整顿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方长技,抵抗资本主义侵略,是当时一支颇有贡献的进步力量。在这个派别中,陶澍(1779—1839)和林则徐(1785—1850)是其政治首脑,而提出改革理论并积极出谋划策的则有包世臣(1775—1855)、龚自珍(1792—1841)和魏源(1794—1857),此外还有一大批力主改革的积极分子和实干家。当时的改革成就,都是他们同心协力实行改革的结晶。过去,人们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著名改革派人物论述较多;而把他们作为一个派别进行分析则不多见,本文拟对改革派作一概括分析,敬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9.
自从宋代元丰七年 (公元 1 0 84年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告成以来 ,九百多年间 ,以史事编年为特征的通鉴体著作不断问世。计两宋时期编撰的有 :刘恕的《通鉴外纪》,金履祥的《通鉴前编》,朱熹的《通鉴纲目》,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元代有陈柽的《通鉴续编》;明代有薛应和王宗沐分别编写的《宋元资治通鉴》;清代则有徐乾学编成的《资治通鉴后编》,乾隆御批的《通鉴辑览》,毕沅主编的《续资治通鉴》(记载宋辽金元历史 ) ,夏燮的《明通鉴》等。这些通鉴体的著作 ,都是记述…  相似文献   
10.
魏源(1794-1857)生活的时代,西欧各国已经席卷全球.综们跑遍世界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而当时的中国,却正处于清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末期.人们受封建思想的禁锢,闭目塞听,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已300年,而中国当时的大学者阮元仍然持否定态度,指责是"上下易位,动静倒置","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最先来到中国的西方殖民者葡萄牙,已在中国东南沿海侵扰300多年,还长期窃据我国领土澳门,居然有堂堂学者还不了解它是一个欧洲国家,说它地近东南亚的马六甲.甚至有人妄说,葡萄有牙,岂不怪哉!就是身为最高统治者的道光皇帝,直到1842年春,和英国交战已经两年,他竟然尚不知道英国座落何处?国土面积多大?为什么是一个年轻女子当国王?女王是否已经结婚?英国与俄国是否接界?和我国新疆地区有无陆路可通?人们对当时世界既然无知到这种地步,鸦片战争岂有不败之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