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孙敦恒先生编著的《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新编》),在赵万里先生《王静安先生年谱》(以下简称赵《谱》)的基础上,“承其是,改其非,增其不足”而成,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凭证。张岱年先生肯定《新  相似文献   
12.
丁晓山 《现代家教》2003,(10):20-20
毕业于北京市永定路中学的以舟同学说,他有记日记的习惯。刚开始时,不过是因为没考好,顺手写下一些文字,抒发心中的烦闷。可不久发现,写写“考试总结”对学习很有帮助。于是,便将写“考试总结”上升为一种学习方法,效果很好。“考试总结”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有关此次考试的总体情况及自己成绩的记录。例如,这次期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我国目录学源远流长,有许多传统。依书成目和不囿存书,即为我国目录学史上流传至今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途径。简而言之,前者要求“目睹”,如清朱记荣《行素草堂目睹书录》;所收之书,“均经目睹并及借钞成帙之书”。后者则为“知见”,如清莫友芝《鄙亭知见传本书目》;所收除其所见存书外,“又采录邵位西年丈懿辰所见经籍笔记益之”。汉代目录事业发端,刘向父子手自校书,以成《七略》。王重民先生指出,此种依书成目的编目方法一直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官修目录的发展。班固本《七略》修《汉志》,删除者,则注“出”;增入者,则注“入”。实未妄加,且亲以原书核对。《夹氏传》一书下,班氏自注“有录无书”四字,当是班固手检兰台藏书的结果。自《汉志》以降,“我国历  相似文献   
14.
蔡贵华同志此文要点有二:其一,“在钱氏的眼中,读书好古与藏书二者乃是一脉相通的。”(见第二页),故王欣夫先生以此语补之;其二,“王欣夫先生舍黄丕烈之语不用而以钱谦益语作补,其重要原因在于钱牧斋‘有志于斯事’的时间要比顾涧(?)葵早得多,”(见第4页)。读后确有启迪,但说服力似还不够:第一,仅从蔡贵华同志的引文看,似难得出第一点结论。读书与藏书是有共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所学的知识,距离生产、生活一线还是有很长距离的。有什么办法,能让中学生也能“站在前排”,学得更好?且看丁一同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