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是否复合物黄芪丹参可以诱导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且相关因子PGc-1α和mtTFA的mRNA水平受Akt信号通路调节.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其中安静组因注射间隔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安静对照不注射组(C组)6只,每3天注射一次安静对照组(C3组)6只,每5天注射一次安静对照组(C5组)6只;运动组也依注射间隔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6周运动不注射组(SG组)6只,每3天注射一次联合6周运动组(SI3组)6只,每5天注射一次联合6周运动组(SI5组)6只.检测线粒体酶活性;采用SYBRGreen Ⅰ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PGC-1α mR-NA、mtTFA mRNA表达水平;Westem-blotting方法检测Phospho-Akt(Ser473).结果:同C组比较,COX Ⅳ活性在各组都明显增加.同SG组比较,SI3组和SI5组有显著增加.NOS的活性变化除了SG组较C组有明显减少外,其余同前.PGC-1α mRNA水平在SG组较C组有明显降低,SI3组和SI5组有显著增加;同SG组比较,SI3组和SI5组有显著增加.mt-TFA mRNA水平C5组较C组明显降低,SI3组则明显增加;同SG组比较,SI3组有显著增加.Pbospho-Akt表达水平同C组比较,各组均增加;较SG组、C3、C5组比较,SI3、SI5组明显降低.结论:1)耐力运动和黄芪丹参复合物都能诱导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维持线粒体的功能.主要通过Akt-MRF-1-mtTFA途径;Akt-NOS途径;p38MAPK-PGC1-α-NRF1-mtTFA途径.2)运动联合黄芪丹参作用下Akt磷酸化水平较两种方法的单独采用有明显下降,说明可能存在独立于Akt以外激活线粒体生物发生的信号转导通路,且不受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3)黄芪丹参对Akt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作用使得其有可能成为Akt的激活剂,从而可望成为对Akt磷酸化受到抑制引发的线粒体疾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2.
线粒体不仅是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更是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中心。转换线粒体的功能定位,探索线粒体能量代谢与信号转导之间的偶联机制,将有助于揭示运动与生理适应的链接通路。许多慢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可归因于线粒体与真核细胞之间共生关系异常,即以能量换营养的交易出现阻滞,运动有助于整合或恢复这种共生关系。因为运动不仅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正向适应),也诱导细胞自噬(含线粒体自噬),未来以"自噬"为标志的"逆向适应"研究将更全面地揭示线粒体质量控制的机理,这将进一步丰富运动适应的细胞信号调控理论以及线粒体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3.
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意义与作用之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刚  丁树哲 《体育科研》2002,23(2):5-6,10
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应是至少具有亚洲范围内的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服务、体育人才和物流集散、体育投融资、体育休闲服务、体育传媒和体育文化交流功能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这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要求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也是上海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要求与上海国际大都市服务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衰老小鼠心肌sarcopenia中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抗阻训练组(n=12).对照组常规喂养至6月龄,达到衰老后处死;抗阻训练组进行3个月的抗阻训练,建立衰老小鼠抗阻训练运动模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小鼠心肌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mTOR、p70S6K和eIF-4E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衰老小鼠出现心肌纤维数日减少,心肌纤维空白区域面积增多;抗阻训练后,小鼠心脏重量和心系数与衰老对照组相比虽然显著增加(P<0.05)但没有产生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纤维空白区域面积小于对照组;抗阻训练组Akt、mTOR、p70S6K和eIF-4E基因mRNA的表达与衰老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结论:抗阻训练可以增强衰老小鼠心肌Akt/mTOR信号通路中各基因mRNA的表达,产生运动性心肌肥大,并对心肌产生保护性调节作用,改善衰老小鼠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5.
三磷酸肌醇(IP3)浓度的连续变化和线粒体活性调制出频率各异的钙振荡,以波的形式在胞质空间传播,然后被钙振荡频率敏感性分子接收,转化为对酶活性的调节,最终完成对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运动性心脏重塑过程中的钙振荡频率可能比病理性心脏高。探索心肌细胞钙信号的分子解码器将是我们今后研究运动性心肌重塑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6.
运动、脂肪细胞和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肪细胞 (fattycells)不只是一个储存脂肪的场所 ,它在体内还扮演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角色。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物质如瘦素 (leptin)、脂肪酸 (fattyacids)、抵抗素 (resistin)和脂联素 (adiponec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与胰岛素抵抗和耐糖性之间有紧密的关系。运动对脂类代谢和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R)以及相关信号转导蛋白均有影响 ,所以运动可以在预防、治疗 2型糖尿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相关因素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耐力训练组(T组)和一次性力竭组(E组)。T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6次/周,共6周,训练时间从每天45 min逐渐增加到90 min;E组正常笼内饲养6周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MPTP的开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线粒体Ca2+的转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T组线粒体吸光度值和Ca2+的转运量无显著性变化,Cyt c的释放量与Bax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2)E组线粒体吸光度值显著减少,Cyt c释放量及Ca2+转运量显著增加,Bcl-2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耐力运动可能通过上调Bcl-2/Bax基因表达,减少Cyt c释放,稳定MPTP开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一次性力竭运动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基因表达,MPTP异常开放,增加Cyt c和Ca2+释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8.
采用实验法,检测一次长时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PGC-1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运动后骨骼肌PGC-1αmRNA表达的时相性变化规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后3 h组、运动后6 h组1、2 h组1、8 h组和24 h组、运动4 d后18 h组。采用SYBRGreenⅠ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PGC-1αmRNA表达水平。结果:PGC-1α基因在运动后6 h组、运动4 d后18 h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他组。结论:PGC-1αmRNA在游泳运动后表达的改变是有时相性的;游泳运动可以刺激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调节线粒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39.
体育价值观对体育锻炼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文献资料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迁 ,体质健康及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运动不足是导致现代人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 ,但体育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能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也是其它影响因素的源头。指出人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 ,通过改变主观认识促进从事体育 ,树立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提高自身的健康状况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肌肉力量和耐力是骨骼肌功能的体现,高水平运动员需要较高水平的骨骼肌做功能力,需要依据项目特点不断地进行抗阻练习和耐力训练。专项训练可诱导骨骼肌、心肌等器官在功能和代谢上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非编码性RNA小分子,通过自身"种子序列"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 RNA翻译或降解m RNA,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调控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分子事件。micro RNA与骨骼肌生物学关系密切,在调控骨骼肌发育(增殖、分化)、线粒体生物发生、胰岛素敏感性、氧化还原稳态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 RNA是骨骼肌运动适应中的重要一环,总结了micro RNA与骨骼肌生物学关系,在骨骼肌运动适应中的作用,并展望了micro RNA在运动损伤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