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3453篇
科学研究   45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96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58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2.
活跃课堂气氛,触发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是学好历史的第一要素,没有兴趣,历史教学的任务就无从落实。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动画、图像等丰富多彩的媒体集合在教学中,使单调呆板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可以看到屏幕中的影像,听到其中的声音,触击键盘和鼠标。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抑制心肌梗塞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增加死亡率,而胺碘酮(Ⅲ类药物)可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存率.心室中层肌细胞(M细胞)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含胺碘硐或心律平的模拟缺血液灌流M细胞,了解在缺血情况下,两种药物分别对M细胞电生理有何影响.结果:(1)犬左心室M细胞的动作电位呈现出与心外膜层肌细胞相似的峰-谷-穹窿(spike and dome)形态;动作电位时程(APD)随基础起搏周长(BCL)延长而明显延长,即频率依赖性.(2)模拟缺血使M细胞的静息电位(RP)除极、动作电位幅值(APA)和Vmax减小、APD缩短,其APD的频率依赖性减弱或消失.(3)胺碘硐可延缓或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4)心律平明显抑制M细胞的Vmax、APA,并随频率加快而作用增强.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引起的动作电位参数的改变,并可造成传导延缓或阻滞.结论:胺碘酮可减轻而心律平则加重缺血引起的M细胞的电生理改变.部分地解释了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4.
下课铃响过半天了,班主任唐老师的嘴还在不停地唠叨:“下节就是体育课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山西省一所中学的21名师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遭遇了车祸,你们先……”王晓雷的心早就飘到了窗外,一听到体育课3 个字他就坐不住。“这个女唐僧,念起经来就没完。”王晓雷心里想。其实唐老师对大家蛮好的,只是这时候王晓雷全忘了。终于站到操场上了。“今天咱们学习跳箱, 这是一项需要技术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大家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还能让大家变得更勇敢。现在我强调一下安全问题……”帅哥体育老师说道。  相似文献   
115.
一,教育实验中概念的区别问题 概念的使用混乱不清,丞需给以科学的解释。如:(1)自然科学实验与教育实验,(2)教育改革与教育实验;(3)实验与准实验等。  相似文献   
116.
丁如许 《班主任》2003,(10):28-29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门课引起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这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及新的课程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7.
远程教育的全球化趋势——论远程教育系统(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和现状,在趋同与一体化的同时,多元化与多样化是全球化中同时并存、相辅相成的两大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共享、教育共享将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使我们对人类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8.
湖北省教会学校的沿革及其接管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朝末年,特别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英、美、法、德、意、比等国的传教士不断涌向中国,他们深入内地,办教堂、建学校,开始了文化侵略。湖北省是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的据点之一。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武汉开埠以后,“基督教传教士很快办起学校”。早于一八六一年,武汉市便有了“教会义学”(为湖北省最早的教会小学)。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十月,美国圣公会派来中国传教的第一位主教文惠廉(中国姓),立学校于武昌云华林(最初创于武昌横街头)。他们  相似文献   
119.
现在做了家长,才深深体会到为人父母的难处。我教育一个小孩,就感到有不少压力,而母亲却生养了五个小孩。可见其苦处、难处了。让母亲欣慰的是,不管生活有多难,她还是让孩子们成人成才了。母亲没什么文化,识字不多,对教育却是重视的。她全靠生活的本能,注重生活细节,让孩子们懂得了怎么为人处事。  相似文献   
120.
丁声扬 《广东教育》2006,(12):34-34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名好的教师不是不用教学参考资料,而是能善于利用好这个“物”。此“物”不用,“物”就是死的;用之不当,“物”不但无益,还会起反作用;活用了,“物”也就用活了,当然人也就受益多多。怎么来解读好“教参”这个“物”呢?不妨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