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平时生个小病,比如说感冒发烧,我是不大愿意去医院看病的。其实这个病,主要还是要靠人体自身的力量治好,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是杀菌抗毒的主力军,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越强,他的健康状况就越好。  相似文献   
132.
万玮 《教师博览》2007,(4):10-10
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病人,不但没死,而且活得很好,很开朗,很健康。倒并非是医生胡说,医生的诊断大多数情况之下是准确的,多数病人符合医生的判断.但个别对生命无限热爱的人却能够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3.
万玮 《江西教育》2005,(7):61-61,66
万玮视角》本期和大家见面了。万玮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上海平和学校校长。万玮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于如何教育学生有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地。万玮善于总结、勤于笔耕,曾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发表多篇育人文章。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班主任兵法》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得广泛的好评。我们相信,通过《万玮视角》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交流教育学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4.
万玮 《河南教育》2008,(1):34-34
一个班级总是有那么几个问题学生,班主任的精力大部分都被他们牵制住了.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得管理好这几个学生.怎么管理?当然是要改变他们不好的行为,让他们呈现出新的面貌.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5.
坏人与病人     
万玮 《江西教育》2007,(7):56-56
一个人生了病,成了病人,就跟平常人不一样了。假如说之前你曾和他有过争吵,那么,此时你会有点内疚,会去医院看望他。假如他做错了事情,你本来想批评他,那么,就算了,总不能去批评一个病人吧。  相似文献   
136.
破茧     
一位家长向我诉说她的苦闷心情。她的儿子在一所公办小学读书,成绩一般,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下。她其实挺开明,对儿子成绩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切顺其自然。从幼儿园时就没有给他报这个班那个班,除非他自己想学。她说:"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根本不管,不也是这样过来了,现在不也是挺好?"我说:"这个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那时候家庭普遍不富裕,父母考虑生计还来不及,哪里像现在这样关注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教育,一生碌碌无为。如果他们当时能得到现在孩子一半的机会,那么命运很可能会被改写。只是现在的社会对教育过度关注,从而造成教育恐慌。"  相似文献   
137.
万玮 《河南教育》2010,(1):30-31
什么是自然惩罚 震撼式教育的第三种实施策略叫做自然惩罚策略。关于自然惩罚策略.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案例.以下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一个年仅11岁的少年.把足球踢到一家商店的窗户上.砸碎了玻璃。商店老板找到少年的父亲.要求赔偿损失。父亲赔了钱之后,却把账记到了儿子的头上。  相似文献   
138.
我的记忆力比较一般,不像有些老师,刚上了两次课,基本能将班里学生的名字和面孔对上号。我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记得第一次做班主任,暑期里家访,每一名学生几乎都家访到了。可是开学后,望着那些熟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39.
“震撼式”教育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如同醍醐灌顶,直指人心。它不是潺潺溪水细细流淌,也不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  相似文献   
140.
万玮 《成才之路》2009,(36):73-74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笔者就多年来计算机教学的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