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8篇
教育   3272篇
科学研究   532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276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57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现行化学教材及教学中除了对酒精灯内酒精量统一画成灯容积的 2 / 3外 ,对灯焰的画法很不一致 ,其中有些画法是错误的。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有关酒精灯知识的掌握及绘图能力。笔者查阅了一些初、高中及大学等化学教材 ,对酒精灯火焰的画法大致可分为以下 6种。即 1为原型 ,2为外焰分开型 ,3为外焰分开内焰不全分开型 ,4为内、外焰全分开型 ,5为焰心分开型 ,6为杂型。这 6种灯焰的画法在各教材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如下 :(见表 1 )表 1类    型 1 (原型 ) 2 3 4 56课本出 现 次 数人教社初中《化学》…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现代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学校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小学教育的特点 ,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 ,唤起学生自我认…  相似文献   
104.
定理 过不等边三角形各顶点作其外接圆的切线,则各切线与其对边的交点共线。 证明 如图,已知不等边△ABC三切线  相似文献   
105.
宜春市城区下伏基岩几乎为可溶性灰岩或含碳钙质泥岩,因此岩溶洞隙及其伴生的土洞和特殊岩土“白泥”(含碳钙质泥岩风化产物)是城区建筑地基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律。产教融合是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互联互通、紧密协作的融合发展过程,是社会各领域要素相互渗透、交叉、协同基础上的异质性、互补性融合。依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型,在社会大融合环境、产业融合、科教融合等广泛社会实践基础影响下,深化产教融合需要通过实施组织治理、协同创新、合作联盟等机制,才能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7.
4-氨基吡啶树脂吸附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4-氨基吡啶树脂在HAc—NaAc体系中对铜的吸附及解吸的行为 ,结果表明在 pH=2 .63时 ,树脂对铜的吸附最好 ,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 =7.48× 1 0 -5S-1,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 1 8mg/ g树脂 ,用 0 .1mol/L、0 .5mol/L、1mol/L、2mol/L、3mol/L、4mol/L的HCl作解吸剂 ,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三年来,我们一直把电化教学做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幻灯、录音已在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等学科中普遍采用。仅上学期全校二十九个教学班就上电教课四百五十节。我们尝到了电化教学的甜头,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9.
如何准确迅速地求出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 ,在高中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三种方法 ,简介如下 :一、利用韦达定理法题目 两物体 m1、m2 分别以速度 v10 、v2 0 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对心弹性碰撞 ,求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v1t、v2 t?分析与解 按照弹性碰撞的规律 ,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12 m1v10 2 + 12 m2 v2 0 2 =12 m1v1t2 + 12 m2 v2 t2 ,m1v10 + m2 v2 0 =m1v1t+ m2 v2 t.为了处理问题方便 ,重新构造如下方程组 ,即12 m1v12 + 12 m2 v2 2 =E,m1v1+ m2 v2 =p .12(其中 E、p为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和…  相似文献   
110.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实例,某老师接到一个新班,与小学生刚接触不久,就很受学生的欢迎,身边时常有许多可爱的孩子围着。这位老师怎么会如此受学生欢迎的呢?原来,是他(她)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对初次相遇的人或事物所获得的印象。虽然“第一印象”是一种短期印象,但它往往会成为定势,并影响以后的长期印象。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常常将“第一印象”作为与他人交往的依据。为什么“第一印象”对小学生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为,小学生情感色彩浓,但知识贫乏,缺乏对人的客观评价能力。因此,他们评价、衡量一位新老师的好、坏,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一印象”。谁能做到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谁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见,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接新班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而对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则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通过实践,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以下五个“第一”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