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5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福冈教育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国立大学(相当于我国师范大学),下设四个部;保健体育科属第三部(相当于体育系).它的研究中心是全日本唯一一个为培养体育师资专门提供的研究设施.这个研究中心对体育与健康、体育运动与增强国民体质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将这类科研成果应用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实践,从而达到指导体育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影响人体发展的两个方面,即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体育锻炼入手,着重论述了如何使遗传向着有利于改善民族体质方向发展,及幼儿后天如何早期进行体育锻炼和养护的问题,作者认为体育与优生优育相结合及幼儿早期的体育锻炼是从根本上改善民族体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3.
辽宁省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运会”为起点,结合区位理论,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辽宁体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在地区差异、经济影响、文化风情等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区域体育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可行性发展对策,希望能为辽宁省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体育领域所追求的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发展模式,其首要任务便是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未来发展和评估。依据科学的指标选取原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以非奥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体育经济支持子系统、体育管理支持子系统、体育环境支持子系统和体育人口支持子系统4个方面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指标权重及综合评判系数。研究结果表明:4个一级指标中体育经济支持子系统的权重最大;二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依次是国家经济投入指标、社会组织管理指标、市场经济投入指标、体育科技管理指标、政策环境指标等;三级指标中的非奥运项目经济投入总额、体育事业活动经费投入总额、非奥运项目管理体制完善度、非奥运项目社会赞助总额、非奥运项目政策制定数量等指标的权重位于前列。据此有针对性地对我国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加以改革,以期为实现我国非奥运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整体竞技水平偏低、赛事赞助与组织规范化的欠缺、媒介传播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突出的发展弊病.建议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应当从制度创新、文化构建、媒介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职业网球赛事的整体环境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我国非奥运项目的文化特征及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发凸显。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参与非奥运项目的同时,往往忽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没有深层次的去了解它,更缺乏对其价值的研究。然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推动了我国非奥运项目的普及与发展。应以此为契机,解析非奥运项目的文化及价值,走特色发展之路,理清其文化发展脉络,推动我国非奥运项目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以此实现我国非奥运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非奥项目与奥运项目的发展各有自身的思想轨道,明晰非奥项目的角色定位和生存环境有利于其良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非奥项目的发展态势进行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非奥项目应以健康公民的缔造者、国家荣誉的构建者、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国民经济的拉动者和体育工作的评价者的角色定位和规范自己,并从国际、经济、政策、媒体和舆论等层面对其生存环境进行了更为详实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是乒乓文化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新平台,是发展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契机。在分析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对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使命,明晰了其作为我国大国形象的标杆、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地缘文化认同重塑与发展的动力、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在对当代竞技体育本质反思的基础上,认为人之身体的失落是其本质异化的根源所在。继而引入西方身体哲学中的身体显现、身体认知、身体符号等核心思想,对同样起源于西方且根植于身体活动的竞技体育本质进行与之相应的身体哲学解读。研究认为,在现有竞技体育本质研究背景下,竞技体育中身体存在的唤醒与身体地位的复归是身体之于竞技体育而言的本质所在,且具体体现为身体的释放与生成、身体的认知与超越、身体的社会表征与文化承载。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演进动力和演进过程,提出政策演进的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全民健身资源闲置与需求紧缺并存、全民健身资金供给不足与需求增加并存、全民健身文化氛围不足与意识缺乏并存是推动全民健身政策演进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策提案的民意表达、专家学者长期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撑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构成全民健身政策演进的政策源流;行政意志、国民情绪和国际政策示范带动是推动全民健身演进的政治源流。提出以问题源流为导向,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以政策源流为重心,拓宽建议表达渠道;以政治源流为核心,紧跟国家政策动向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