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9,(21):16-17
<正>2009年10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史学家王炳照先生在与疾病进行了两个多月的顽强抗争之后,不幸与世长辞。我们都明白,人的生死之变犹如四时更迭、昼夜交替,乃一自然的事实,也是人无可逃避的命运。然而,眼看着声如洪钟、身材魁梧的王先生被疾病折磨得气息奄奄、瘦弱不堪,每一个曾与他共同生活、工作过的人,仍不禁潸然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种学科建制,口述历史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60至80年代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中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受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推动,并作为主义先行、  相似文献   
13.
于述胜 《教育学报》2012,(5):98-106
教育史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教育史研究应该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在"入境"、"构境"和"引人入境"上多下功夫。例如,在对孔子之"学"的阐释上,如果超越"规律—原则—方法"这一技术化进路,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之,我们将会发现:对于孔子来说具有根本意义的"学",并非服于任何外在目的、对象化、工具性的知识活动,而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的生命和生活历程,其间充满了精神张力和乐感韵律。学与不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进入此境;而教,不过是通过在境中言并引人入境,有效介入学者的精神世界,让学者进入居间引发、欲罢不能的状态。"入境"意味着进入时间(历史的时间而非物理的时间),感受并顺应"生命—生活"的节拍,在自我兴发中不断超越既成状态。这其实也是"学习"和"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14.
儒者之“学”的第一要义,就是“修身”.所谓“修身”,不能被狭隘化为道德修养或道德教育,而是“仁一生”意义的开显、拓展和深化过程.它以“天一人”、“物一我”、“身一心”一体而相通为前提,在物我感通、身心相守中成就“诚发于中而形于外”的饱满人格.经籍性知识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它们既是“仁—生”之境的表达者,也是“仁—生”之境的兴发者.作为实用技能之“艺”的学习,只有“依于仁”,方能兴起于亲亲之家;“艺”而能“游”,则让“仁—生”之境步入艺术化境地.“意义—兴发”的教育之学,可能成为我们超越“目的—手段”的先行割裂,重新领取传统思想资源和文化智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西学范式所造成的文化影响,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应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调整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8,(10):31-31
<正>民国十六年,舒新城将自己历年关于教育方法的论文和讲义集为一书,取名《现代教育方法》,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十九年九月印行。在该书的序中,他这样说:"在此十六年中,我几于无时不是过思想与行为互相矛盾的生活。但因社会成训的压迫,虽然怀疑新式学校的办法,虽然常常回想书院讲学的风味,然而决不敢倡言打破现教育制度,更不敢倡言回复书院式讲学方法,只想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育管理>开设了这个笔谈栏目,希望我们能就经典和经典的研读发表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论题,古往今来,所论多矣.依在下的境界和学养,若泛泛而论经典的价值和读法,免不了拾人牙慧、老调重弹,自是索然寡味.反不如老老实实作一番自我检视,谈谈经典阅读与自我精神成长的关联,即便无益于学术知识的增进,也算是提供了一点活物.虽平淡无奇,却还有点儿生气和玩味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奇人武训     
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镇,有一处纪念馆,它是用来纪念那位以至卑至贱之行、成至高至伟之业的教育家武训先生的。作为山东的文化名城,聊城有不少名景胜地,但对人们的心灵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往往是这座武训纪念馆。《武训文化史料集》的前言这样介绍武训:武训(1838-1896)是清末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武庄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之家。他本是一位赤贫如洗、目不识丁的乞丐,却艰苦奋斗了30余年,以“修个义学为贫寒”为宗旨,靠自贱行乞敛金的方式,在柳林、临清、馆陶创办了三处义学,创立了千古奇业,给世人留下了独特卓绝的行乞兴学的武训精神。武训出身贫…  相似文献   
19.
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翼。社会教育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是一个处在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概念,其历史功能包括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两个方面,其具体职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社会教育的主体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和国家、地方政权三方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解决国家自上而下的理性规划与基层社会自主、自治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不同的探索方式,但限于历史条件而未及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20.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8,(23):28-29
<正>温梓川(1911—1988年)是著名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家。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曾就读于上海的暨南大学。他在回忆录《文人的另一面》一书中,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暨大关于教育学的故事。故事的传主邓胥功(1888—1976年),曾先后留学于日、德、美,做过暨南大学教育学教授,存世之作有《教育学大纲》(该书分上、下两卷,由华通书局分版于30年代初出版)等。该故事就是关于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