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教育学百年历程中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时期。从学术话语的变迁来看,它经历了1980年代的“反政治化的政治化”阶段,1990年代的“知识化和专业化”阶段,以及2000年代“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阶段。这个过程,也是学术、政治和大众三大文化系统从浑沌一体,到分化独立,再到沟通对话并呈现出融合趋势的过程。为了把“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落到实处,全面、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现实内涵及其实践方式,把严谨学理、宽厚知识与人文情怀、人文化探究和表达方式统一起来,以充分展现教育学的人文学特性,当是我们的可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2.
“学教”反义共字和以学论教,为中国古代、特别是儒家教育观之重要特点。此种现象,很可能与先圣先哲以“感应(通)”言世界变化的根本机制有关。从中国文字诠释学角度观之,“学教”之字无论在构型还是意义赋予上,皆与《易》学所呈现的思想世界有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以“学一教”为“爻”,乃取六爻交错之象,而寓人与天地精神交感互通之意,进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之交感互通。以“学~教”为“效”,意味着“学”对于“教”之感应,乃下之于上、后之于先的回应与顺成。“觉效”互训,则意味着所谓“法效”,并非要使“学”者成为对象化的“教”者,而是要使“学”者在对于“教”的积极回应中成其所是,进入自己的生命、生活节奏。“学”与“教”为一体两面之事,乃阴阳对生迭运之易道的具体呈现。反义共字即原于此,非“辩证思维”之说所能尽之。至于以学论教,盖因儒者之学与教乃所以成就和传达生命之意义者。意义之成就与传达,必展开于日用常行、物我感应(通)之中,而以修身为本:身修始能教,身修即能教,外在的教言、教令必基于修身始能发挥其教化效能。说到底,以学论教凸显着修身乃意义传达之根的深邃思想。近世以降反其道而行之,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意义之学为知识之学所笼罩,而现代的公民道德教育亦因其功利化、公理化、知识化而迷失了修身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