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我国教育体系整体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了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则需要开展更加高效的顶层设计,而“教育治理”的理念又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机构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改革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紧迫性,提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原则,并给出具体的顶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政策。虽然对信息技术究竟是促进了教育公平抑或扩大了教育不公仍有不同意见,但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就读机会公平,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并且有促进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的潜力。不过在政策推进路径上,需要转变对"物理接入"路径的依赖,重视"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警惕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正在浮现的"新数字鸿沟"现象,并通过各种政策配套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33.
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任友群 《上海教育》2001,(22):31-33
本文通过对隐性课程本质的探究,鼓励教师和管理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获得一个学习环境的全面视图。文章首先呈现的是隐性课程影响教育进程的历史回顾,接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及其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间接学习一直在发生而教育工作者却常常忽视它。我们应该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探索课程中的这些效果,最终调整对学校教育的设计并引导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相似文献   
34.
[编者按]2002年,被誉为"互联网教父"的美国庥省理工学院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教授在柬埔寨一个偏远的村庄亲自做了关于笔记本电脑如何改变儿童以及他们家庭成员的生活的实验,这为很多后续实践项目埋下了伏笔,即如果全世界每个儿童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他们可以被发掘出什么潜力?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促成了"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One Laptop Per Child.简称OLPC)以及XO笔记本电脑①计划.OLPC面对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几乎接触不到教育的20亿贫困儿童,目的是为他们提供一种学习的手段.当儿童渴望知识时,提供给属于他们自己的XO笔记本电脑,就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去获取大量的信息.同样也给了他们与他人交流联系的途径和通往美好未来的跳板.很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项计划,如巴西、泰国(在2006年泰国军事政变之后该计划被取消)、埃及、柬埔寨、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突尼斯、阿根廷、委内瑞拉、尼El利亚、利比亚、乌拉圭、秘鲁以及鸟干达等.在这些国家中,秘鲁的OLPC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网络公开课越来越受到中国网友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躺在沙发上就能学习的便捷及满足,到网上淘课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在众多网络公开课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①(MIT OpenCourseWare,简称MITOCW)。2001年4月4日,MIT宣布在互联网上免费共享教学大纲、课程讲义、课程表及考试等核心课程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教育者及学习者提升其正式与非正式教育经验。十年来,超过80%的MIT教师通过OCW自愿共享了自己的教学资源,资源量累计超过5万份,全世界约1亿学习者使用了MIT OCW课程资源,数百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加入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免费共享自己的课程资源。未来十年,MIT还将一如既往地发布新课程,不断深化、丰富网站内容,促使MITOCW的影响力提升一个数量级——达到10亿学习者。目前,国内介绍MITOCW的文章并不鲜见,但大多是简单介绍,对深层内容及支持数据涉猎不多。2011年5月,值开放课件联盟(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简称OCWC)开放课件十周年庆典国际会议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之际,笔者分别于会议前和会议中...  相似文献   
36.
培养数学专业师范生TPACK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ishra和Koehler提出、阐述了TPACK的概念,并指出TPACK是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须的知识.自提出以来,国外涌现出大量的TPACK相关研究.本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国内境脉下进行的一次实验研究,研究的过程和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本研究围绕“怎样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师范生的TPACK水平?”这一问题,以上海市某高校数学专业的师范生为例,参照Mishra和Koehler所采用的“设计学习”方法,Bracha Kramarski和Tova Michalksy的“自我提问”策略设计微型课程并进行教学实验.同时,参照Schmidt等人、Archambault和Cripen开发的量表,设计数学教师TPACK量表,对微型课程实施前后师范生的TPACK水平进行了测量.前后测量表的数据显示,微型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师范生的TPACK水平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37.
知易行难:信息素养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十多年,国内外诸多知名高校纷纷致力于通过教学信息化建设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以及灵活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高校教学信息化还是高校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教学信息化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长期在这个环境中学习,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尽管国内外高校普遍认为教学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但是其建设却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因为涉及到对整个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数字化时代给教师教育提供的挑战与机遇,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全面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的实践,并对项目做了简要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39.
我国五城市初中生学业成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取我国不同地区五个主要省会城市60所学校校长、581名教师和5066名初三学生为样本,以PISA测试的设计与实施流程为参照,调查我国初中生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五城市学生的平均得分都较为理想,但上海与其他四城市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呈现出高分多、低分少的情况。此外,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因素及其显著性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教师专业实践对学生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学校发展水平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会产生影响,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其学业成就间也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0.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建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友群 《教育科学》2002,18(4):40-42
学习隐喻的变迁体现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特别是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越业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建构主义理念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必然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学习者,一切将围绕学习行为而展开。本文回顾了学习隐喻的变迁,分析了人类的知识建构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