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英语学习资源是移动英语学习的基础,其质量关乎移动英语学习的成败.本文在分析现有移动英语学习资源弊端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种符合移动学习特点及英语学习规律的,以语言交际运用为核心的主题资源设计框架,以期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在移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建构、多维互动以及情境认知.通过实践调查研究,笔者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设计成果的应用效果,期望能给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2.
该研究以心理词典理论、二语词汇习得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英语词汇主题语义网络,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开发了英语词汇情景化认知工具。试用结果显示,该工具在促进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3.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习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数字化学习的效果,而学习资源标准的发展又引领着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实践活动的发展,是学习资源研究和应用的"制高点".本文详细的介绍了IMS Common Cartridge和SCORM 2.0两个最新的学习资源规范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泛在学习的需求,分析和评述了它们各自的特色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未来学习资源形态的可进化性、分布式、社会性、情境性、开放性、复合性等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4.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85.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且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在2010年1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该文件的基本精神就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6.
余胜泉 《学子》2014,(6):6-6
正教育信息化路径首先是强调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通过弯道超车的形式,实现追赶式的发展,缩短差距,实现普遍均衡;其次强调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变革过程中,总体协调、各有特色,实现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87.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强调在限定作业量的同时,发挥作业在诊断学情、辅助教学等方面的价值。本文立足于学校教育业态,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诊断的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方法,即利用知识图谱、认知诊断等新一代智能技术,精准选择作业布置点并实现学情的高效诊断和推理。在此基础上,从“紧扣课标”“全面覆盖”“动态连贯”“丰富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进一步结合多年在一线中小学实践的经验,介绍了依托“智慧学伴”平台探索出的“四面-一线-四环”有效作业实践模式,以期为教育实践中的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8.
网络环境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知识探究、变换和加工,除了能实现知识目标的高水平达成之外,学生在课堂中还有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分析问题、表达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是训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必要途径。信息技术介入之后,能给学生带来无论多优秀的教师都带不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9.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秀的学习对象能够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 ,具备良好的组织结构 ,能充分挖掘现有技术的教学潜力 ,同时还需要有利于大面积的共享使用。学科教师是学习对象的主要开发者 ,但要求学科教师同时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计算机知识并掌握学习对象开发的相关国家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功能丰富并符合相关标准的学习对象开发工具 ,帮助学科教师很轻松地完成学习对象的开发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内容上。本文介绍了一个学习对象开发工具的体系结构和应有的功能模块说明 ,并展望了学习对象开发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0.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设计的研究是在迭代设计过程中研究教育实践的一种研究,目前在国外教育研究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明介绍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并指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应用该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其中着重强调了基于设计的研究中“设计”的研究思想以及“迭代”的研究流程,旨在引起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中研究人员对于该研究的“设计”的思想与“迭代”的流程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