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下面的“圆锥体体积”教学的一个片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出示教具)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吗?生: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来的。(板书:转化)师: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体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来研究呢?(师拿出一个圆锥体教具)生:长方体。生:正方体。不,应该是长方体。生:我觉得应该是圆柱体。师: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生:我是凭直觉…  相似文献   
42.
难忘的记忆     
转眼间,二十多天的实习结束了,回首这段难忘的日子,曾有过芬芳,也有过些许的青涩,留下了我一串串追寻的脚印。这些天的实习经历,将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43.
近几年,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之一。但目前管理者和教师在反思的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当的反思不但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反而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桎梏。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都存在“自欺”或“自虐”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源于肤浅,源于急功近利,源于“为反思而反思”,源于对教学反思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我就教学反思实践谈谈自己的两点思考。追问之一:反思是否多多益善?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我们每节课后都要反思,并且必须在备课笔记后面写出教学反思的内容。当时我感觉写教学反思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哪儿有那…  相似文献   
44.
储冬生 《河北教育》2007,(11):33-35
当今社会,考试作为选拔人才、评价教学效果、指导升学就业的手段和工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考试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面对名目繁多的考试,应试者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焦虑紧张、心绪不宁等一系列负性情绪反应倾向。这种对考试的特殊心理反应称“考试焦虑”或“测验焦虑”。目前,考试焦虑已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5.
前不久,我们县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要求我上一节研究课。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斟酌选题,最终选择了六年级数学活动:鸡兔同笼问题。当我提出选题时,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否定。概括起来就是3个核心问题。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6.
进,固然需要勇气;退,更需要智慧、用心。取舍之间,彰显智慧,简约而不简单。 2007年6月,本刊刊发了许卫兵老师撰写的《追寻简约化的数学教学》一文之后,关于“简约化教学”的研讨就一直在报刊、网络上进行着。关注者、参与者、实践者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7.
听一节数学课,整节课气氛沉闷,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学得艰辛。课后,执教教师的自我反思倒是让大家颇受启发。他说,我本来不是想这样上的,主要是因为一个问题没有问好,结果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为了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我就不断地做调整性提问,所以提问的个数多了,教学的层次乱了。  相似文献   
48.
储冬生 《中国教师》2005,(12):27-29
“教学反思”是这几年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但仅仅知道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觉得不少老师的教学反思都存在“自欺”或“自虐”这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源于肤浅、源于急功近利、源于为“反思而反思”,都源于对于教学反思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我就截取几个片段,说说我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反思之一:是什么带来了教师的转变?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我们上好每一节…  相似文献   
49.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万千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50.
储冬生 《河北教育》2005,(13):17-20
1.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引领学生经历统计过程,感悟统计的必要性,形成知识网络,能根据统计结果解决实际问题:2.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