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0 毫秒
81.
众所周知,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历代书法大家对临摹都非常重视。从古至今,书法的继承和创新都必须以临摹为基础。学习书法如此,学习紫砂制作技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2.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些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古诗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性,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古诗讲究文字凝练,意境  相似文献   
83.
<正>最近几年的读书调查结果显示,能进入深度阅读和长线阅读的读者所占的比例很小,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探究其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起始阶段的阅读环境和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终身读者的培养。换句话说,我们要培养高品质的终身读者,就必须重视阅读策略教学,让儿童具有强大的带得走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4.
幼儿线描画深受幼儿的喜爱,它的主要特点是:象征性、随意性、装饰性和游戏性。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幼儿经常使用多种多样的绘画方式,将自己的内心对自己感知的外界事物与世界表现出来。幼儿通过线描画练习,不但可以表达内心的感情,塑造外界的形象,还可以使幼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并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和观察力。所以,探究如何可以使线描画教学更具趣味性,如何才能使幼儿产生对线描画的兴趣是当前对线描画教学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语气戏谑幽默,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城市书写更为故事情节提供了真实且具有历史感的大背景。路内不仅描写了变化中的戴城、新村、学校、工厂等一系列的城市景观,也挖掘出了生活在城市中人被围困的生存处境和无奈的心理体验。城市书写在这部小说中的笔墨颇多,描写也最精彩。路内小说的不足则是语言过于粗鄙化。  相似文献   
86.
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因此要牢牢掌握这一阵地,紧紧抓住一个“思”字。  相似文献   
87.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语文教育的严酷现实让我们感到:中国语文正成为一门让学生厌倦,使教师无奈的课程。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悄然向我们走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标准》,我们欣喜、振臂欢呼的同时,更应该沉思:我们该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88.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培养语感、催生言语智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运用比较,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结合《月光启蒙》韵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9.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培养语感、催生言语智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运用比较,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结合<月光启蒙>的教学实践,谈淡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乡村纪录片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方法】综合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结果】显示目前乡村纪录片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在传播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论】乡村纪录片应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有品质的乡村题材纪录片;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吸引受众群体;结合先进科技,呈现乡村最美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