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伴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我国媒介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导致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网络民主的流行以及媒介全球化的发展,都对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影响颇深。对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进行探析和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12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在京工作和生活了11年三个月,先后居住过四个地方。他曾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鲁迅先生在京留下了不少足迹,值得我们去追忆。  相似文献   
13.
1912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讯先生在京工作和生活了11年三个月,先后居住过四个地方.他曾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兼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西门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核心竞争力日益加强,西门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让人产生信赖感。西门子公司之所以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重要因素是以人为本、把人才看作第一资源,这种科学的理念与做法,已被世界企业界所公认并起到积极作用。西门子公司  相似文献   
15.
党洁 《机械职业教育》2004,(10):10-11,21
问:西门子公司为使其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首先要保证研发人员有旺盛的创新能力,使其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与跨学科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此,请您简介研发人员的特征与努力及贵公司在这方面的工作。另外,西门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又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搞研发的工程人员要学习项目管理,了解当前新领域里的新概念、新知识。如手机研发人员要知道世界上最新的相关技术。要求这些顶尖级人员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进行培训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培训师资,他们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新产品发布会、展览会等活动来获得新信息,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6.
大中专院校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培训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师资来源,加速了行业培训工作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然而,和各行各业一样,传统的、手工的、低层次的、粗放型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及竞争力不强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装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入世后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就给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党洁 《北京档案》2011,(5):52-53
南锣鼓巷是元大都城的一条南北通道,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巷的东西两侧各有八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宛如多腿的蜈蚣,故南锣鼓巷又被称为"蜈蚣巷"。以南锣鼓巷为界,以东的八条胡同为"昭回坊",以西的八条胡同为"靖恭坊"。明代"昭回坊"和"靖恭坊"合二为一,更名为"昭回靖恭坊"。清代此处属镶黄旗驻地。  相似文献   
18.
党洁 《北京档案》2011,(10):16-17
孙中山一生中三次来京。1894年夏,孙中山在天津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第一次来京,在京做实地考察。1912年,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二次赴京会晤袁世凯。1924年底,孙中山抱病第三次来京,最终在京逝世。孙中山的后两次来京留下了许多遗迹。遗迹一:东城区外交部街33号迎宾馆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角度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之角度分析《弟子规》的学习,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