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31篇
科学研究   16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05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复兴。当今我国的民俗学正处于二次复兴的太好时期。这是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呼唤,预示着我国民俗学走向一个新的辉煌时代。民俗学应在国民行为规范、道德建设和社会秩序的建立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确立民俗学在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932.
<正>尼科·卡彭铁尔博士(Dr. Nico Carpentier)目前系捷克查理大学杰出教授,兼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曾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讲席教授。他于2020年7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主席(2020-2024)。他也是欧洲传播研究及教育学会(ECREA)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该学会副主席(2008-2012),还曾担任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受众研究分会和参与传播研究分会主席等职务。  相似文献   
933.
美国主流传播学史叙事中对于“批判的宣传分析”出现集体性误读,将“批判的宣传分析”误解为一种原始的功能主义研究,本文通过补全20世纪初美国传播研究史前史,对“批判的宣传分析”诞生的背景、发展的脉络及其与美式主流传播研究的勾连进行梳理与再叙述,试图回答宣传远离传播学的原因并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尽管“批判的宣传分析”曾经作为主流出现在美国的社会研究领域中,但是它并非一种学术范式而是美国进步主义语境下出现的社会思潮,随着这一社会历史语境发生根本逆转,“批判的宣传分析”落寞退场。随后传播学的建制化以及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不断将宣传的概念边缘化、意识形态化,往后美国传播学史对于“批判的宣传分析”的有意误读,反映出美式现代性危机下传播研究的合法性焦虑,美国理性主义语境中宣传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与张力始终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934.
<正>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间隙,本刊邀请部分与会嘉宾,深入探讨数字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挑战、新趋势。《上海教育》:本次大会上发布了“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倡议”和“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如何看待这次全球范围联手合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5.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对构建中国特色传播体系和提升国际影响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和感召力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探讨新兴媒介技术对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的三种潜在应用策略:利用生成式AI生产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传播素材,助力传统文化影视剧的海外传播;利用平台化媒介优势,吸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海外受众;通过游戏建构虚拟社区,在设计和叙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视觉要素及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应警惕技术背后的西方价值观和话语霸权,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创意导致内容猎奇、同质化,影响传统文化内涵传达。对此,应回归对受众的文化关怀,在利用技术丰富文化表现的同时,激发不同文化背景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