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给了中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机会。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能够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此,中国应该致力于培养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的较高增长,积极引进国外最新技术,争取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32.
浅谈课堂隐性语言的使用与效应●山西省襄汾县中学张冬本●山西省临县中学冯立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离不开交往和信息沟通。因此,除了借助显性语言这个工具外,往往还离不开使用隐性语言这个辅助工具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何谓隐性语言呢?隐性语言即指无声的语言,它包...  相似文献   
33.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的使用中.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类模糊限制语,然后试图就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分别从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等视角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34.
认知隐喻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知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 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进而得出译者必须熟悉两国文化, 了解源语的隐喻化认知过程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完成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