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认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一次思维领域的革命,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并阐明了新的科学发展观意义,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APEC会议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APEC蓝"。经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传播,"APEC蓝"在短时间之内成功建构了民间舆论场,它反映了广大市民期盼首都蓝天的强烈愿望。而传统媒体也不甘示弱,并没有回避网友戏谑般的调侃,而是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形成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良性互动的局面。本文以"APEC蓝"在民间舆论场的发酵为例,分析民间舆论场的建构和媒体间的议程设置,以期正确引导舆论,反思舆论引导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国传播研究”主题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共征集了全国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40余篇学术论文,7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传播与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途径与受众”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与观念演变”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都日益增强。在我国,大众传媒要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局,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持。大众传媒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势,并且可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议题,引导舆论。大众传媒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授受合一”的演练场而发挥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增强其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提升“公信力”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16—17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教育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与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来自两岸四地数十位公民教育专家、学者与关注公民教育问题的数百位香港市民与会,以公民教育为主题,就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的演变与特色、社会各界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学校内外公民教育的经验、21世纪公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学者们高度肯定了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郑州大学公民教育中心主任王东虓教授指出,公民教育是实现建设富强、…  相似文献   
17.
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把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作为政府传播执政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通过创新"两会"报道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公民的养成与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推进器,大众传媒无论对于社会进步,还是对于公民个人的社会化,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不当使用也易于消解其传递主流道德文化信息进行公民教育的作用。在我国进行公民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媒介具有教育、培养受众的功能。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本身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受众思想教育的媒介路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探讨了受众思想教育的媒介路径所呈现的特点,分析了受众思想教育媒介路径的多元化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教育的建构,以促进受众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