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威廉斯综合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斯综合症是一种由基因紊乱引起的具有特殊的认知表型的先天性发展障碍。心理理论是威廉斯综合症儿童认知研究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生理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威廉斯综合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正面临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2.
产出导向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之一,毕业要求是产出导向的集中体现。针对毕业要求分解和评价的难题,回顾和梳理产出导向的认证理念,总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要求的管理机制与评价要点,构建多方参与、多维内容、多元方法的毕业要求评价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认证自评自建的过程中,开展基于毕业要求产出的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应用课程成绩分析、档案袋评价、问卷调查等评价方式,形成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63.
幼儿期是个体各种社会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已有研究调查了幼儿对合作行为和合作本质的认知特点文章进一步探讨了4~5岁儿童对合作对象和合作策略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发现:4~5岁儿童合作对象认知整体发展较好,有78.95%的儿童能够觉知同伴的情绪变化和同伴的真实意愿77.19%的儿童能够理解同伴的意愿;对合作策略的认识较为浅显具体,轮流、谦让是4~5岁儿童运用较多的策略。  相似文献   
64.
对全国五大城市约40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会支持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高、低支持组幼儿园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感水平及各因子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社会支持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情绪性支持对一般教学效能感有直接影响;情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5.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同时,教育实习也是学生走向教师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对于学生培养技能、陶冶思想、提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并为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6.
幼儿园大美育综合课程促进智育同时目标达成的实验报告刘云艳,虞礼贤,郑锦文,阳小红美育与智育的关系问题,早有“以美启真、以美启智,始于蒙童”的精典论述。最近数年也有从理论上系统探讨美育的智力开发功能的著述。但有关以美促智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见,比较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7.
成都市一项“关爱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2%的教师希望自己接受心理健康咨询,其中10.36%的教师还认为自己急需接受咨询。在回答“工作中感到最焦虑的问题”时,很多教师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压力过大”。在回答“教师的工作量呈什么趋势时”,88.6%的教师认为呈上升趋势,只有1%的教师认为呈下降趋势。有89.1%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工作量过大;而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价时,51.8%的教师选择了“疲于奔命”这个答案,只有7.25%的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8.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教学策略 ,如移情训练策略、角色扮演策略、强化控制策略、观察模仿策略、认知冲突策略等入手 ,系统阐述了该策略的理论背景 ,以及实施这些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路晨  刘云艳 《山东教育》2005,(23):39-41
在上一篇《美国开端计划中的社区课程设计》中,笔者谈到了社区课程的目的、内容、实施以及影响。本文以课程实施为出发点,以具体活动为例子,重新诠释美国开端计划中的社区课程,以便于广大幼教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社区课程。  相似文献   
70.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①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段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少。幼儿期是个体心理素质萌发和培养的关键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而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顺利开展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我们认为,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主要以幼儿的情感体验为主,最终让幼儿在丰富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感知和省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