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关“必读书目”的研究一向有着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缺乏系统、领域狭窄、深度不够、文献散乱等许多不足.对近百年的主要必读书目进行搜集整理,以便从整体上研究必读书目的内在特征、产生机制、文化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时代文化、教育体制、传播因素,并酌情对必读书目的推荐提出时新而合理的建议,必然具有文献学、文化学、教育学与传播学的意义,也不乏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盛唐辞赋的强劲气象既体现在个性的张扬、文风的雅健与文体的溢越,更集中于帝唐的意识与帝国的书写。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经彻底突破了题材的拘束,但其中最为显著却是天命瑞象、宫殿典礼、奇伟物景、边塞武功与游艺歌舞等礼赞大唐帝国的作品。这些以帝国为题材的赋通过密集的帝国语汇描绘了一幅幅以国家创建、君臣唱和、京都形胜为核心内容的大唐帝国的图像。盛唐辞赋中有关帝国的书写,透露着赋家们帝国的立场与心态,缘乎盛唐文化的多元与赋家胸襟的阔大。盛唐文化精神造就了盛唐辞赋的成就,但日渐体制化的盛唐文教也开始显露出对辞赋创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3.
高校文学课试卷多内容狭隘、题型单一。理想的文学课考试不光在于水平的检测,还在于才情的展示与习得的导引。行动的总则在于内容与目标的多元,在于方法与形式的多变。为了在命题、应试、批阅的全过程中纵贯命题者、应试者的水平与才情,可在题型的增加、题干的美化、考种的多样与反馈的有效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24.
中专业学生“最喜欢的(学)课程及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学课程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在于任课教师.其次是课程本身特点、学生个人爱好与社会因素。这说明,要提高学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养,改善师生关系,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相似文献   
25.
魏晋清谈给后世留下了不少佳话。《世说新语·文学》第31条载: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回。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饭食冷而复暖,麈尾满落饭中,这是何等投入、何等兴奋的场面!同篇第20条说:卫始渡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体素赢,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卫之死,竟是整日的清谈劳累所致,看来魏晋名士对于清谈的投入,已不止一般意义上的爱好,而是足以伤神的嗜欲了。那么清淡究竟为何物?魏晋名士…  相似文献   
26.
刘伟生 《教师》2010,(1):127-128
情感,蕴藏着人内心深处最美的东西。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觉得要将一个班级管理有序、灵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的工作外,还应把自己真正融人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体会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愿意把你当作好朋友,从心底里接受你,与你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和谐的师生感情。才能轻松而出色地完成班级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27.
光绪双梧书屋俞樾校本《历代赋汇》中所录赋序,除承袭《文选》内序外序不分、以史辞为序之外,还有序、文不分,作者姓名与时代不当,有序而又未予标记等错误。  相似文献   
28.
书目推荐与出版营销密不可分.书目推荐的主体、内容、途径、方式因时而变,但书目推荐与推荐书目作为出版主脉与核心贯通全程,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从书目调查与拟定到书目推介与传播、从读者体验与反馈到产品配置与供给,出版人可以以全民阅读为目标、以推荐书目为中心线索,建构多维阅读服务体系,成就自己的主心骨地位.伴随着出版地位的提升,出版人与出版机构要提升自我品性与气质、强化一己道义与担当.  相似文献   
29.
《左传·成公十年》病入膏肓故事中神秘化的梦境叙述,隐约表达了作者对晋景公杀害赵氏功臣之后的不满情绪。《愈膏肓疾赋》是以《左传》膏肓故事为依托的赋体虚构,因其情节的均衡、语气的含混而导致意绪的摇摆、内涵的丰富,并引起读者对赋家情绪理解的歧义。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愈膏肓疾赋》与柳宗元的其它赋体作品是相融相合的,它们或多或少具有《愈膏肓疾赋》的一些特征:于琐细而寓国事,假典故以论大道,因对比以为讽颂,驱鬼神而衬志意。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历史上,晋代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期,它表现为人的自觉和文艺的自觉,而归根结底又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从王羲之与其<兰亭集序>可以看出晋人晋字晋文章的风格简淡玄远,萧散疏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