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1861年,伊顿公学的校长威廉·约翰逊·科里曾经对学生们说:“进一所好学校,最需要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艺术和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表达意见的艺术;表示在一瞬间注意到一项新的学术动向的艺术;迅速了解他人思想的艺术;重视细微差别的习惯,准时完成工作的习惯。”一个人在学校里花  相似文献   
92.
现阶段,我国理科生的人文素养极其贫乏。“加强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对这一主题的贯彻,体现在知识目标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能力目标上“要求独立思维和诚实合作”,在思想情感目标上“实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93.
高职高专学生阅读特点调查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及网上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调查了高职高专学生阅读情况,在分析其阅读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校图书馆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刘向红 《科协论坛》2007,(6):148-149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5.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陕西高职院校受发展理念及办学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走出去”办学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从国家、省级、民间、院校层面搭建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4个专项平台,通过3条途径大力开展“走出去”办学,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的“陕西名片”,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6.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建构高职文秘专业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符合现代秘书职业特征、与国际接轨的"1 X 1"式优质核心课程群,以此带动专业群建设。  相似文献   
97.
高职数控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注意探讨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数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应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的教育观念,以建立优良学风、完善涵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测与诊断系统为重点,健全以学校为主、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的,注重过程与系统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9.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对其掌握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形成果断性格十分有益.引导学生做全面、系统的观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又要鼓励学生从整体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出"别出心裁"的解法;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试探验证.  相似文献   
100.
据资料统计,截至2001年,我国制造业的数控化率为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例如,美国制造业的数控化率为95%,日本、德国制造业的数控化率为85%;当前,全世界年产数控机床15万台,而我国不到1万台。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加工设备根本不能和国际上的同等企业相竞争,所以就需要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