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91.
92.
教学活动是教学结构的运动,是以过程的性质展开的。悬置目的与结果,教学活动的结构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知识等要素的联系方式。教学活动的过程因理解的角度不同,意义也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认识过程;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教育过程;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教学活动过程就是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93.
试论教学效率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效率是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以往的关心是对教学效率存在状况的关心,并没有表现为对教学效率的深刻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学效率在教学论中没有正式的位置,教育实践工作者也就没有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思想依据。教学效率低在今天已成为教育的公害。要改变这种状况,对教学效率进行教学论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效率研究是教学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学效率研究具有综合性质;教学效率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4.
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活动中的意义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没有它,评价就会流于经验和盲目。但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些基本问题解决得不好,评价活动仍然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就教学质量评价的性质、标准、定量化问题做如下的研究。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性质 近年来,许多同志都在热心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他们在指标的确定和量表的制订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我们又可以看出,由于没有一定的教学质量理论作指导,使他们重视了技术,却忽视了科学理论基础。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理解上的偏差。有一项研究,把学生质量评价量表和教师教  相似文献   
95.
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思性教学的落实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开发。我们提出了两个关于反思性教学的“问题链”,一是观念的问题链,二是操作的问题链。反思性教学的观念,存在于“我为什么要反思—我什么时候反思—我反思什么—我怎样做就算是反思了”这个问题链中。反思性教学的操作,存在于“我做了什么—我的做有效吗—我的做自身合理吗—我还能怎样做”这个问题链中。  相似文献   
96.
教育观是教育思维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方法思考的理性前提。遗憾的是,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一般表现为直接表达个性化的教育观或对已经存在的教育观进行述评,以至人们从教育哲学中除了获得种种关于教育的观点之外,并不能获得关于教育观自身的深刻知识。文章探寻教育观的内在意义,认为教育观是人对教育的理解,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具体地说,教育观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教育目的观、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  相似文献   
97.
教育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但受教育者在其中消费的绝不只是教育者的知识和经验,他们还在消费教育者的情感和态度。这就使得教育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不只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消费,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自然推演出教育者的情感生产问题。由于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情感的消费是借助体验进行的,而教育者对情感的生产是借助表现实现的,因而,情感的"体验和表现"实际上成为"消费与生产"的延伸与深化。加之情感消费和情感生产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发挥支持和控制作用的规范与策略,因而,消费与生产、体验与表现、规范与策略,就构成了教育生活中的主要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98.
99.
教育观是教育思维的第一要素 ,是教育方法思考的理性前提。遗憾的是 ,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 ,一般表现为直接表达个性化的教育观或对已经存在的教育观进行述评 ,以至人们从教育哲学中除了获得种种关于教育的观点之外 ,并不能获得关于教育观自身的深刻知识。文章探寻教育观的内在意义 ,认为教育观是人对教育的理解 ,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具体地说 ,教育观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教育目的观、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  相似文献   
100.
从应然的理想状态来看,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它应该突破重复的行为模式而焕发出艺术的灵光与色彩, 但该如何让教学走进艺术殿堂?“教师素质的人文化、教学行为的专业化、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我们似乎对此已听得足够多,但我们是否能清楚道出其中蕴含的真意?研究的价值之一正在于让模糊的更明了,让实践者于杂乱的荆棘中开辟出一条明晰的行走之路,刘庆昌教授的《让教学焕发艺术的灵光》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努力、一种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