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彦华 《中国教师》2009,(Z2):82-8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与经济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数学思维和数学工具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渐趋广泛和深入,经济学数学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论文剖析了数学思维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论证了运用数学思维研究经济的必要性,提出数学应用思维作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2.
一、学习“心理疲劳”概念的界定所谓疲劳是指由于活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而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在疲劳时,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超限抑制,也称保护性抑制或防御性抑制,是指当一个刺激的作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超过了神经细胞的兴奋限度,就会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降低,甚至使它自动停止工作,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其害。紧张的学习活动会使神经细胞特别是皮层细胞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之中,能量就会消耗过度而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废物…  相似文献   
43.
刘彦华 《职教论坛》2002,(14):52-52
为全面落实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相互协调、前后一贯、坚持到底,使学生思想品德按照统一的目标发展,从而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全校教育工作者都应统一认识,明确共同的教育目的、任务和原则,学校各有关部门之间要互通情况,互相支持协作,同时都要以身作则,以便创造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共同为实现同一的教育目标而努…  相似文献   
44.
谈池莉笔下女性人物的自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在她的小说小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大都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在婚姻、爱情、人生道路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自觉和 自主性。  相似文献   
4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从此,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推动着各行各业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但多数学员在写作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就此阐述了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改变写作教学的观念,才能让写作教学逐步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7.
随着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与评价选拔制度的改革,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  相似文献   
48.
迟子建的小说有一种淡淡的挥之难去的忧伤情绪,这种忧伤来自于她对故土家土家园的依恋,对底层民众的悲悯,以及忧伤的意象选择。这种忧伤不绝望,也不乖戾,而是一种美丽。  相似文献   
49.
张欣对物欲都市中女性的生存和情感体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情感方面,她通过女性的爱情之殇、友情之殇和亲情之殇揭示世俗化和功利化社会所造成的人性异化和人情的冷漠疏离,在隐含现实批判性的同时,也唤醒人们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相似文献   
50.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每一位语教师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必须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如果你不能作出回答或不能作出明确回答,那么,你的课堂教学就很难说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