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不应该"教教材",应该在坚持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吃透教材、重组教材、以生为本、加强学习,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22.
国家教育部对新建学校的合格验收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通过评价,可以总结优点,发现缺点,寻求方法,促进建设。一句话,评价是手段,建设是核心。  相似文献   
323.
近年来,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挫折教育研究。研究表明,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10~15%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心理疾病。心理素质是学生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从生理素质发展为社会素质的中介。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素质。造成学生心理素质低,抗挫折...  相似文献   
324.
扈婧  刘志华  刘超 《科技风》2023,(14):31-33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源于身体,而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决定了人的认知方式。具身认知具有身体参与性、情境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体育学科教学要注意将学生的“强体”与“修德”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其“以体育人,以体立德”的内在价值,强化学生体育品德教育;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经验和身体感觉,让学生的情绪与身体全方位同时参与到认知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要注意创设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将健康行为教育有机地渗透进体育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运动、竞技中不断提升自身运动水平及感知能力,获得良好的体育运动感受与乐趣。通过充分运用学生身体实践活动促进,其认知、情志和运动技能均得到了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2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世界田径格局及竞技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奥运会整体水平较高,各国间的竞技实力趋向于集中性分散,奖牌走势上以美国为首,其他国家相互竞争的良好格局;美国队保证传统项目优势的前提下,个别项目突破明显,几乎无短板;牙买加队依然领跑短距离项目,而中长跑项目以肯尼亚为代表的非洲军团依然强势;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2金2银2铜战绩,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未来的田径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但局部的竞争依然激烈.  相似文献   
326.
在多年的企业孵化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认为,妥善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对于提高孵化器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孵化器事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七个方面是孵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关系,公益性质与盈利目标的关系,运用自身资源与运用外部资源的关系,硬件设施支持与软服务的关系,孵化创业企业与孵化自身的关系,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场内孵化"与"场外孵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7.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遵循价值从重复性向创造性转化、形式从人体劳动向智慧劳动转化,以及评价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等方向。但高校劳动教育也面临劳动理念淡化导致学生劳动热情减弱、人工智能挤占传统劳动教育的时间、技术至上理念异化劳动教育的本质,以及劳动教育的场域逐渐狭窄化等问题。为了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劳动教育需要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以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指导劳动教育等层面着手,以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